運用情景教學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
小班幼兒在活動中很容易受情景的感染,有了情景的融入,孩子們會學得更快、更自然、更有趣,而且對幼兒的情感教育也起著積極作用。
1 在計算活動—一感知3以內的數量時,我創設了“送鴨子回家”的情景,讓幼兒根據鴨子身上的圓點,把鴨子送到相應圓點的房子里,邊送邊引導幼兒說:“鴨子、鴨子,你別哭,我來送你回家。”在這個情景中,激發了幼兒樂于助人的積極情感,他們都爭著幫助鴨子,操作的積極性高了,也完成了教學活動的目標,同時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2 在繪畫教學——畫籬笆時,創設了“野貓要吃小雞”這個情景,讓幼兒感到自己在保護小雞,激發了幼兒幫助弱小的情感,從而激起了幼兒在小雞周圍添畫籬笆的興趣。然后,老師又引導思考,籬笆要怎樣造,野貓才跳不進來?在積極討論中,幼兒掌握了造籬笆的要求,最后評講時,也圍繞“籬笆造得牢不牢”“野貓能不能進來”此類情景問題展開討論評價,進而得知畫中好的地方與不足之處。
小班幼兒由于年齡小,他們對創設的情景不會感到不真實,相反,只會感到更加有興趣,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帶入情景之中。因此,我體會到不同年齡的幼兒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而“情景融入”法則更適合于小班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