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讓孩子教育孩子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利用學習同伴的力量來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方式。課堂上的合作學習包括同桌同學間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間的合作,學習小組間的合作等形式。不管是何種形式的合作,究其本質就如《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中提到的“讓孩子教育孩子”。
為何這樣的一種學習方式能讓孩子學得更好、能縮小學生間的差異、能讓更多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愛上學習,我們不妨來探個究竟。
一、孩子教育孩子,溝通零距離
相互了解,溝通才能更順暢。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即使教師再怎么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兩者之間認知水平的差異始終存在,教師也很難把握住學生真實想法。而在和同學合作學習中,他們的知識水平相近,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類似,所以他們之間的教育溝通更加容易,更能貼近彼此的需要。所以,孩子教育孩子,效果比傳統的傳授式教育更佳。
在小組合作中,學生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激發各自的思考,討論對知識的疑問,在相互學習中逐步認識、鞏固知識。
二、孩子教育孩子,人人來學習
小組間的合作學習,提供了更多的主動參與機會,讓每個學生個體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各自的小組中討論并解答問題,成為組內成員的學習資源。使得原本經驗水平的不同,對事物理解存在差異的同學,通過學習合作,將使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使學生從其他同學與他不同的觀點及方法中得到啟迪,有利于學習方法的廣泛習得。
三、孩子教育孩子,重在會交往
未來社會的競爭,顯然光靠知識本身是不夠的,合作學習不僅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式,學生學會做人的一種途徑,F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身子女,家長的手中寶,他們的交往能力普遍較弱。通過合作學習,讓孩子學會與他人分享,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讓他人明白自己的想法,學會糾正自己的錯誤,學會聽取他人的意見……這些東西,恐怕對于年少的他們來說比知識的獲得更為重要,更為需要。
孩子教育孩子,發揮身邊的榜樣作用,挖掘同伴互助的教育資源,讓孩子的學習更快樂,讓孩子的成長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