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重視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
孩子能否認真傾聽是一種重要的能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孩子的這種能力。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常常出現(xiàn)這種情況,許多孩子在聽老師或同伴講話時,往往心不在焉,不是左顧右盼,就是隨便插嘴,或擺弄東西,或跳上跳下,如果老師不加強引導、教育,會形成不良習慣,使課堂或談話的氛圍大大打折扣,學習效果肯定不會好。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活動中,就要做有心人,當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fā)現(xiàn)幼兒表現(xiàn)出來的良好傾聽習慣要及時地給予肯定, 及時表揚, 充分肯定傾聽習慣好的幼兒,樹立學習榜樣.教師可以抓住有利時機以一些傾向性語言暗示引導幼兒。例如:x x因為聽得認真,一下子就能聽出故事講的主要內(nèi)容,你們看x x講得多好啊,是因為他聽得認真等等,這樣既表揚了認真聽講的孩子,又給其他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另外,加強指導,掌握方法。幼兒是否能認真傾聽,教師要及時提出要求,并講明方法.例如,可以讓幼兒在傾聽別人講話時,要面向講話者,不東張西望,不做小動作,不隨便插話,看著對方的眼睛.要讓幼兒明白打斷別人說話是不禮貌的行為,不管是否贊同,都要讓別人把話說完,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持之以恒的引導,老師要有耐心地慢慢培養(yǎng),對有進步的幼兒,教師要及時表揚,肯定、獎勵等。
我們一定要端正對孩子的態(tài)度,孩子首先是一個獨立的人,其次是一個與大人平等的人,如果孩子養(yǎng)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習慣,要想讓孩子傾聽他人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我們既不能無視孩子的自尊,也沒有必要把孩子當成全家的中心,什么事情都圍繞孩子轉(zhuǎn)。應(yīng)該讓孩子懂得在聽別人講話時,不要隨便插嘴。安靜地聽別人把話說完,是對說話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