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老師不請我
! 區域活動已經開展很多次了。那天游戲前,我和往常一樣在介紹完新材料以后就請孩子自愿報名選擇喜歡的區域。當孩子們準備活動的時候,寧寧跑到我的跟前說:“老師,你怎么不請我啊?”我問:“你想玩什么?”“我要當醫生”“那你剛才為什么不舉手”“我忘了”。
寧寧是個懂事的孩子,因為爸爸媽媽重視對孩子的教育,使得寧寧積累了很多知識,也懂得了很多道理。但盡管如此,寧寧卻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不舉手,上課的時候寧寧注意力集中,能回答很多的問題,但不會主動舉手。有時老師請其他孩子回答問題時寧寧忍不住在位置上喊道“老師,你為什么不請我?”“可是你為什么不舉手,老師請的是舉手的小朋友!”他這才想到要舉手。
小班第一學期的孩子正是各種習慣逐漸形成的時期,包括生活習慣——自己吃飯穿衣,自己洗手喝水等;學習習慣——傾聽別人講話,上課舉手回答問題等。寧寧還沒有養成舉手的意識,這跟孩子的年齡有關,注意觀察每個孩子我們會發現有一半的孩子還沒有養成這一良好習慣,但是通過上課時教師的提示孩子能做到先舉手后回答。
孩子這一時期的特殊行為在孩子一生的學習生活中有其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時期好習慣養成了將終身受益,但如果錯過了這一過渡時期,再去彌補那將會是個大工程。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做個有心人,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多鼓勵多引導,逐漸讓孩子養成舉手回答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