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幼兒創意編織活動及創造性教育
意識、創造精神等動力特征。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幼兒產生了心理安全感和獲得了心理自由時
,最有利于他們的創造性的發展和表現。首先要努力讓幼兒了解老師是非常理解和尊重他的,
沒有恐懼和不安,進而產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輕松愉快感,并在活動中迸發出更多的能量和創
造性,為此,教師要少對幼兒說“不”,這樣容易使幼兒產生消極的情緒,處在這種氛圍中的
幼兒,心理就會緊張不安,焦慮程度就會提高,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就會受到抑制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技巧的奧秘之一正在于——兒童從一個好老師那里很少聽到禁止
,而經常聽到的是表揚和鼓勵的話。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在于發現每個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東
西,不用學校的條條框框限制他們,鼓勵獨立工作——創造。我們要多對幼兒說“讓我們試一
試”、“當然可以”一類的話,要多鼓勵、多表揚、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認、多接納、多欣
賞,要多給幼兒創造的氣氛。其次是培養和諧、融洽、健康的人際關系,這種人際關系能使幼
兒樂于和善于表達或交流思想和情感,保持自己的個性,使幼兒的巨大創造潛能發揮出來。最
后,幼兒對于教師的關注是極其敏感的,教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種表情、一個眼神都會
對幼兒產生暗示作用,要始終以寬容之心來看待幼兒的各種創新行為,使幼兒敢想、敢說、敢
探索、敢創造。教師對幼兒正在進行的活動不斷進行提問,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對形成和維
持積極的、有利于幼兒創造的環境氣氛也是十分重要的。
學期中我們在班內和幼兒一起精心設置布置了一個編織區,在區內投放了各類的編織材料,在
墻面布置方面我們改變了以往教師一手操辦的做法,而是為幼兒創造了多種參與環境布置的機
會,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幼兒自己來嘗試布置班級特色。在特色墻布置上,我
們讓幼兒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編織物放在上面供幼兒欣賞,另外我們還把幼兒的作品稍做加工后
展示活動室四周的墻壁上,讓幼兒有了一種成就感。
在材料的提供方面,我們依據幼兒的發展與活動的進展,逐步在編織區內投放相應的編織材料
如:紙條、布條、柳條、吸管、毛線、各色彩帶等等。平時我們發動幼兒家長一起收集、挖掘
各類可用來編織的材料。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班的編織區內擁有了各種各樣的材料,大致
分為三類:一類是紙(白紙、蠟光紙、皺紋紙、彩紙等)另一類是吸管、彩帶、布條、麥柴、
包裝帶等不同質地的材料,另一類是才性、毛線等的線類材料,在加上各種各樣的輔助材料如
:針、圈、鉛絲、小棒、果凍盒等真可謂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小朋友們對豐富多樣、擺
放開放的材料,體現了極大的興趣和好奇。一有空他們就會選擇不同的材料、運用不同的方法
技能進行編織,態度積極、身心投入。
四、 通過富有創造性的編織活動促進幼兒創造性的發展。
首先,我們鼓勵幼兒自由選擇,由于幼兒的創造性是從內部誘發的,而不是外加的,因此
自主選擇的活動最容易誘發幼兒的創造性。增加選擇性可以誘發幼兒的創造性發揮,提高他們
的創造能力,在為幼兒設計各種活動時,要盡可能為他們提供選擇的機會。幼兒有權得到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