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老師,我不乖
早上,澤澤來幼兒園時遇上了他媽媽,澤澤媽媽樂呵呵地問:“澤澤,最近乖不乖啊?”他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澤澤是我班最淘氣的孩子。澤澤看了媽媽一眼,低下頭小聲地說“不乖”。我對他的回答很驚訝,忙追問他為什么覺得自己不乖。他想了很久,最后迷茫地說:“不知道。” 由于澤澤的淘氣,在幼兒園里,我們每天都要不停地提醒他。“澤澤,好好走,不要跑。”“澤澤,請你坐好。”“澤澤,不要撞小朋友。”……希望通過提醒讓他明白哪些事不能做,從而幫助他改變一些不太好的行為習慣。然而我們這樣做不但沒能讓他如我們期待的那樣改變,反而讓他認定自己是一個不乖的孩子。我忽然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有問題。我們的提醒無疑給了澤澤負面的暗示——你有這樣的缺點!你有那樣的不足!慢慢地,他便“自覺”地認為自己就是個“不乖”的孩子,索性不乖到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社會領域目標明確提出,幼兒應該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知道自己的一些優點和長處,并對此感到滿意。成人在教育中應該對幼兒好的行為表現多給予具體、有針對性的肯定和表揚,讓他對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有所認識并感到滿足和自豪。我恍然大悟。其實澤澤和別的孩子一樣,有缺點也有優點,我們往往只關注他的不足,而忽略了去發現他的優點并給予肯定和表揚,由此造成澤澤沒能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優點,看不到自己的長處,慢慢地失去了自信心。 只有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有優點,才能增強孩子的信心和希望。我決定改變做法,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去挖掘澤澤的優點,并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讓他知道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從而樹立起自信心。我發現澤澤吃飯很快,每天早上吃完早飯都主動去給自然角的植物澆水,于是,我就抓住這個機會表揚他,我說:“澤澤小朋友真有愛心,每天都給自然角的小花小草澆水,自然角的植物長得越來越好了!”他自己也很開心,之后還給班里拿來了一只小鸚鵡,我們把它也放在了自然角,澤澤不僅給我們介紹它的小鳥,還給小朋友講述它的小鳥,漸漸的,我發現,澤澤在一點一點的重拾自信。 事實證明,挖掘、肯定優點對于行為習慣較差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因為那是孩子建立自信心的基礎,是孩子自我健康成長的源泉。讓孩子的自信之花在教師的贊賞聲中自由地綻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