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幼兒記憶能力培養
在我第一次帶小班時 ,班級中有個小男孩叫“磊磊”,他是一個智力正常的男孩。但是性格內向,上課能夠認真聽講,注意力保持的時間較長。但是,與同齡的孩子相比,貝勒有意記憶能力較差,表現在識記速度較慢、記憶保持時間較短,經常忘記老師布置的任務。
經過與家長的訪談,發現他的父母都是武功人員,工作辛苦,無暇照顧磊磊,通常把孩子放在一邊,做生意的空余時間給孩子喂點飯,很少與孩子語言交流。更嚴重的是父母經常無故指責孩子。因此孩子很少開口說話,對大人的指令從表面看來是認真聽講,但實際上是充耳不聞。
為了培養磊磊有意記憶的能力,班級教師查閱資料互相討論,最終得出如下策略:
首先,和其家長溝通,改變家長的教養方式。多和孩子交流,少批評,多表揚,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其次,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布置給磊磊的記憶任務要具體、明確,需要孩子保持的時間要從短到長,循序漸進。對記憶的結果給與正確評價,激發磊磊有意記憶的的積極性。例如:讓磊磊先看一張圖片,圖片上畫著孩子很感興趣的小動物,然后問他,“圖片上畫著什么小動物?”待他回答正確教師立即給與表揚,然后把保持的時間延長,告訴他:“圖上畫著什么小動物?磊磊你記住了嗎?老師把圖片蓋住,看看你還能不能記住?”過一分鐘后,老師問磊磊剛才看到圖片上花了什么動物。如果回答正確,教師再次鼓勵,然后更換識記圖片,把時間再進一步延長,逐步訓練貝勒有意記憶的保持時間。
第三,采用多種有趣的方法訓練磊磊的有意記憶。他由于很內向,比較安靜,所以能夠做的住,但不一定把注意的焦點長時間放在一個記憶任務上。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通過游戲、講故事、念兒歌、歌舞表演、搭積木、手工制作等方式鍛煉磊磊的有意記憶。
當然,在培養磊磊記憶力過程中,父母和教師都要對他多鼓勵,少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