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筆記
執筆人:章瓊艷
無數次的聽到家長說:"老師,為什么我家孩子總是不聽我們的,可老師說的就是圣旨"
現在的父母很少會對孩子說:“不聽話叫警察叔叔要來抓你”"把你關進黑屋子"等等,但是還是有很多父母在教孩子時,會利用一些權威的東西來嚇唬孩子,比如:“不聽媽媽說的話,那就請老師跟你說!” 或者"明天去幼兒園告訴你們老師"等等.家長不明白,這其實也是一種威脅孩子的方式.這樣其實會導致兩個問題:
第一,孩子會認為老師很恐怖,使學校教育產生負面影響.
第二,父母將教育責任推給老師,孩子會因此對父母感到失望與反感。
用威脅態度,不僅是不良的示范,而且容易養成孩子錯誤的溝通方式,以為只有用“權威”才能解決問題。
老師的角色,是“引導者”,若是將其當作威脅工具,那是錯把竹笛當柴燒了。
當然父母不是教育專家,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會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讓老師來指導并沒有錯,但重要的是如何定位好老師的作用。
如果你跟孩子無法溝通,你可以向孩子說明:“媽媽不懂的地方,會跟老師商量,看看怎樣回答你!”這樣,孩子不會覺得你沒有責任感,反而可以建立起老師的咨詢指導地位。
現在我班很多家長會時不時的請教老師很多問題,我認為非常好,一是提高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又可以給予家長一些錯誤教育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