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讓孩子自主學習的關鍵
讓孩子自主的學習的關鍵是什么?我很對這個問題常常感到迷茫。所有的學習只有真正變成自主的學習才是有效的。但我們常常遇到的問題是,孩子們不能夠自主學習,他們常常是被動的學習。被動的學習是很難保證學習的效果的,尤其是在學校里的那種學習。
打一個比方,一個被動學習的人就像是一輛停在馬路上的汽車,當它不能自己往前走的時候,我們就要拖著它走,可是拖車是有一定的風險的,開過車的人應該很清楚,一輛拋錨的汽車是不能被拖太遠的,至少不能被拖到它的目的地,職能拖在就近的維修點。因為如果拖的太遠,車輛缺少潤滑,會導致內部機件加劇磨損,如果是自動擋的汽車,那就更加危險了,變速箱很容易出問題。
這就是被動前進的結果。在學習上,被動的學習就像是強行拖著一輛拋錨的汽車前往它的目的地,拖的人很累,被拖的人也很累。可是這種累是真的累,這種累沒有累并快樂著,而是累并痛苦著。
我想在孩子的學習這個問題上,沒有一個家長或者老師愿意累并痛苦著。可是,現實是殘酷的,我們常常感到累并痛苦著。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么不能夠讓孩子們自主學習。我們要擺脫這種累,只有讓他們自主學習。怎樣才能讓他們自主學習,我認為有一個問題很重要,那就是給他們以危機感,讓他們意識到所面臨的危機,在克服危機這個問題上,沒有其他好的辦法,只有學習。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很骨感,在這個理想的豐滿與現實的骨感之間就存在著一個危機。假如不通過學習,理想仍然是豐滿的,但是現實卻是越來越骨感。
但是,之所必須這樣,是因為在孩子的教育中,有一各問題我們沒有處理好。那就是保護孩子學習的天性。我相信,孩子們天生就具有學習的天性,當孩子們那種天生的學習的天性還存在的時候,我們其實沒有必要想方設法讓孩子養成學習的習慣,因為這時候根本就不存在自主學習這個問題。可是,大部分孩子的學習的天性被我們忽視了,更主要的是被我們在不知不覺之間破壞掉了。
你有沒有這樣的做法:當孩子想拿某一個東西的時候,你覺得那個東西很危險,于是立即去阻止;當孩子把玩具弄壞的時候或者把東西仍在地上摔壞的時候,你便斥責他;當孩子想自己去完成某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會不會提供太多的幫助而使他失去了自己做好一件事情的成就感呢?
在我女兒的故事中,有意見事情令我很感動。與大多數小孩子一樣,我女兒很喜歡小動物,她喜歡觀察他們,樂此不疲,可是她也與很多小孩子一樣,總是喜歡跟大人一起去看小動物,每次都是要拉上我們。我們家里也有一些動物,比如貓,還有雞。有一次,她告訴我說我自己去看雞的,語氣中流出一種成就感。我當時很感動,因為我發現其實她一直都渴望一種成就感,那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
比如她想喝水,在她很小的時候,她會把自己的衣服弄濕,于是每次喝水我們就很擔心,生怕她把衣服弄濕。可是每次喝水她都很有意見,總是想自己去拿被子,自己端起杯子來喝。這就是學習,后來我明白了,我們其實沒有必要擔心她把衣服弄濕。因為就像一個學習走路的孩子一樣,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是難免的。對于孩子的學習而言,當他們還保持著那種學習的天性的時候,他們的意識中是沒有困難這個概念的,因為他們認為克服那些困難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