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老師,我不要吃胡蘿卜
學前兒童飲食行為問題是學前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常見問題,一般表現為強烈偏愛或厭惡某些食物、吃得慢、吃得少、食欲差、吃飯時注意力不集中、對食物缺乏興趣等。
我們班大部分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都表現的非常好,而其中的一小部分孩子吃飯的時候特別的慢。其中,杰杰是表現最特別的一個。在孩子們都享受食物的美味的時候,他卻置身事外,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吃五彩飯的時候,她會很小心的將胡蘿卜從飯里面挑出來,小心翼翼的吃上幾粒米飯。看到這個情況的時候,往往我會給他喂幾口飯,甚至我有過偷偷的將胡蘿卜藏在飯里面喂給她吃。可是孩子一嚼到胡蘿卜就會把飯整個都吐出來。
對于4-5歲的學前兒童,指南中明確指出“不偏食、挑食,不暴飲暴食。喜歡吃瓜果、蔬菜等新鮮食品。”作為老師,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很有必要的。我相信:沒有挑食的孩子,只有讓孩子挑食的家長和老師。
瑞吉歐說:“要接過孩子拋過來的球。”對于這個球,我該怎么接?怎么巧妙的化解呢?“胡蘿卜吃了可以眼睛亮亮的,還能長高長帥氣。”這樣的話,家長肯定說了很多遍了,楊亦軒不喜歡吃,甚至藏在飯里面也能感覺到,也有他自己的原因。
針對這個問題,我與杰杰的媽媽在離園前做了簡短的交流。祖輩是孩子飲食的主要照料人, 而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祖輩的投入越來越多。這與現代城市的快速發展與競爭壓力有很大關系, 年輕的父母們要追求事業的發展, 祖輩的大量介入是很自然的。所以, 做好祖輩的喂養教育是普及科學喂養的根本途徑。于是,我和杰杰的媽媽約法三章:
1.讓孩子在家自己吃飯。
2.將胡蘿卜和孩子喜歡的水果打成泥或者榨汁,甚至變花樣的做各種帶胡蘿卜的菜品
3.孩子吃飯的時候,家長不強迫,吃什么、吃多少,孩子自己決定,直到吃完才能離開餐桌。
經過兩周的時間,杰杰依舊會挑五彩飯里的胡蘿卜,但是偶爾吃到一兩粒胡蘿卜的時候,她能夠試著嚼了咽下去。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我看見了一本很有趣的繪本《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故事里面把土豆、豌豆、胡蘿卜稱作“富士山山頂的白云”“來自綠王國的綠雨滴”“木星來的橘樹枝”……這樣有趣的方法,對于解決孩子的挑食情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里很多的孩子在家喜歡看《鎧甲勇士》,杰杰經常和哥哥在一起玩耍,自然也是喜歡的。我想正好借此機會既化解了《鎧甲勇士》暴力的部分,也能將各種蔬菜做一個完美的詮釋,解決挑食問題。于是,在一次吃飯的時候,我充滿正能量的說道:“鎧甲勇士補充能量的時間到了,請你把能量和裝備運輸到肚子里,保衛地球的時候,它們會派上用場的!”慢慢的,我走到杰杰的身邊,他嘟著小嘴說:“有胡蘿卜。”我趕緊發揮我無限的想象力:“這可不是什么胡蘿卜,它是鎧甲勇士的超級能量棒!”杰杰說:“有芹菜。”我又立馬接到:“這是鎧甲勇士戰斗時的綠寶劍。”……就這樣,我發揮著想象力,孩子們也毫不費力的將蔬菜放進了自己的小嘴里面,杰杰也能夠吃一點胡蘿卜了。從不吃到慢慢接受,真是一次質的飛躍。
制定有效的計劃,加上故事的魔力,挑食也是可以解決的。我相信:沒有挑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