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換一種方法對孩子
區域活動時,軒軒這組小朋友玩積木,他搭了一幢漂亮的房子。這時,坐在旁邊的燦燦正巧把凳子移開了,不小心碰到了軒軒的建筑。于是,軒軒就推了燦燦一把,結果手重了,燦燦哭著來向我告狀說軒軒打她了。我將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過去把軒軒叫了過來,對他說:“軒軒,你為什么打燦燦啊?”軒軒說:“我沒打她,她碰到我的房子了。”我又問他:“你是不是想讓她讓開一些啊?”軒軒點點頭。我又告訴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燦燦,還能怎么告訴她呢?”軒軒想了想,對我說:“請你讓一下行嗎?”我笑了,摸著軒軒的頭說:“對啊!你要是這么對燦燦說,她就不會哭著去告狀了對嗎?”軒軒點點頭,對我說:“老師,我會改的。” 幼兒的行為問題增多,更多的是源于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缺乏,作為老師,我們要不斷觀察幼兒的社會交往情況,并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使幼兒的社會交往技能不斷改善,從而減少行為沖突問題發生,保證幼兒順利進入“社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