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用不同的方式去愛每一個孩子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在幼兒教育中,教師如果能夠巧妙的運用眼神表達自己的感受,有時真的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孩子最喜歡模仿別人,老師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個動作,每一個眼神,他們都會從中體會到老師對每件事的看法,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做了一件好事的時候,他們總是會去探尋老師的目光,看看老師是怎么看他的,這時,你就可以用眼神來告訴他們你對這件事的態度。
上課時,如果某個孩子亂講話或隨便的小動作,干擾其他的孩子聽講,你可以輕輕的走到他身邊,拍拍他的肩膀,或者摸摸他的頭,給他一個制止的眼神,孩子會立刻表現得非常好。這樣做比老師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強行制止他好得多,能使幼兒容易接受,也不會傷害他的自尊心。
一次活動中,周婉欣和劉楊洋兩人為了“玩球”發生了爭執,周婉欣拿著球,劉楊洋不高興了,我走上前看著巫欣妍問:“劉楊洋為什么不高興啊?”剛開始周婉欣沒在乎,還笑瞇瞇的看著我,于是我嚴厲的看著他,十幾秒的對視中,周婉欣走到了劉楊洋的身邊好像發現了自己的錯誤,這時我又對他投以贊揚的目光,她高興的跳了一下說:“劉楊洋,我和你一起拍球吧!”
在教學過程中,巧妙的運用眼神,正確表達自己的態度,無形中與孩子們建立了一種默契,在無形中解決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使幼兒快樂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