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用不同的方式去愛每一個孩子
每個孩子都渴望愛,孩子們不僅在生理需要成人的關懷,在心理上更需要成人的愛。當孩子享受成人的愛時,表現出活潑、開朗、向上;當他們受到冷遇時,則會被動、孤僻、不求上進。教師要把愛當作開啟幼兒心靈之窗的鑰匙。
孩子們像個五彩的世界,各自都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特點。他們需要不同的鑰匙來開啟心靈之鎖,需要不同的愛來滋潤幼小的心田。
有的孩子獨立性強,性格倔強,他們不喜歡老師的愛撫動作。如:曹巖森午睡時,老師想拍他入睡,他卻一晃腦袋說:“老師,我自己睡。”這種孩子需要的是“父愛”當他遇到困難時,老師出現在他面前,才是他最需要的愛。
有的孩子膽怯、軟弱,他們在老師愛撫的目光下會顯得不安,當老師要與他們親近時,他們會漲紅臉。曹夢雯、侯程程便是這樣的孩子。繪畫時老師越想幫助他們,他們越不敢下筆,游戲時注意他們,他們就不知所措。這類孩子需要的是無拘無束的空間,盡量讓他們認為老師沒有注意他們,就會使他們感到自由自在。當他們愉快時或有些成績時,老師的一聲問候與稱贊,會使他們笑著與你攀談,眼中流露出被重視、被愛的滿足。他們需要的是內在的愛。
愛是人世間的營養品,無人不需要愛的滋潤。我們要把愛織成光環罩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使每一個孩子都享受到不同方式的愛,這樣,他們才能學會去愛別人,才能充滿自信地去迎接明天、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