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彩筆摔壞以后
課間游戲中,小良和另一組的孩子們玩得很盡興,他們一會兒。小良是個很開朗的男孩,聰明靈活,很會察言觀色,在家算是一霸王,心情好的時候還能講講道理,遇到不如意的時候,輕則哭鬧耍脾氣,重則拳打腳踢,死纏爛打,爺爺奶奶爸爸媽 媽都害怕。雖然家里學校較近,但從中班開始,小良就開始了全托生活。在幼兒園的小良倒是很乖,自理能力也一步步提高,雖然玩起來風風火火的,在老師們的監督下還是能遵守規則,進入大班的小良學習很上心,各項活動完成的很出色,和小朋友的關系大體上也相處得還好,恰巧班上新來了一個孩子是小良的親戚,這個男孩子也很淘氣,由于開始對孩子們的情況不太了解,第一周兩個孩子坐的很近,活動課上我發現兩個孩子在私下開始做小動作,你踢踢我的小凳子,我拉拉你的衣角。有時以為老師沒發現他倆的"小伎倆",還會心照不宣的會心一笑。在幾次談心后,兩個孩子知道了這事,上課時很是安分守己一些了。
就在這次課間活動時,小良在玩得高興時,隨手拿起小琪的彩筆盒往地上一扔,盒子把兒被摔斷了,小琪是個很較真的女孩子,對自己的東西保管的很周到細致,書本文具干凈整潔。小琪拿著摔壞的彩筆找我解決問題,在對兩個孩子進行詢問之后,我問小亮怎么辦?孩子很爽快地說:媽 媽來了就賠給她。
小良一臉的痛快和不屑一顧讓我覺得有必要和他談談關于責任與擔當的話題。小良稱自己有私房錢,媽 媽可以用他的錢買一盒彩筆賠給小琪。我問他:你摔壞了別人的東西,應該誰來承擔責任,誰來想辦法解決問題。孩子很認真地回答:我自己。我告訴他:媽 媽可以替你出錢買彩筆賠給小琪,但你對自己隨意摔打別人東西,自己在做一件事情時會產生什么后果,都要去想一想。我還給他提出一條解決難題的方案:把自己的筆盒外殼和小琪交換一下,雖不太方便,但還能用,也不必重新買一盒新的彩筆。孩子若有所思,我讓他回座位了。
放學時,小亮的姑姑和奶奶來接孩子,我們一起談了這件事,但我們再次問小良怎么決定的,孩子堅持要買新的還給小琪。姑姑也給孩子做工作,并幫著兩個孩子換筆盒。小良含著眼淚看著姑姑忙活著,我知道小良對自己的東西也有一定的眷念和愛惜,就好像自己的朋友和孩子一樣,也不舍得分離。姑姑答應回家給他粘一粘,孩子才點點頭。
送走一家人,幼兒園已經安靜下來了。在幼兒園的點滴,孩子們的小故事就像一部永遠也沒結局的電視劇,主角輪流擔當,情節豐富多彩,喜劇成分多于悲劇。每個孩子都在自己不同的角色扮演中悄然成長著,不用給他們貼上什么標簽,他們在自己營造的歡樂中快樂成長,感受生活的樂趣,也在一些小挫折小摩擦中,不斷學習人生中的道理,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
我們呢,見證著孩子們的成長,也在孩子們的世界里同他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