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我講錯了
趁熱打鐵,我在周一下午,同樣準備以“以柔克剛”的策略進行交談。剛開始陽陽奶奶那刺耳的話,讓我聽了不僅臉色發(fā)紅,眼里還暗含著心酸的淚水。但是,我依然堅持我的策略,我一直站在一切為幼兒著想的角度去講“首先,我要向您道歉,昨天為了把事情早點解釋給您聽,又聽你說三輪車在等,當時我也比較急,講的語氣硬了點,所以,今天才叫李老師再跟你解釋”“上次紐扣的事,其實我已經對那個小朋友進行教育了,但是沒有跟你說。所以你可能會認為老師不關心孩子,這是正常的。我們老師都很重視每個孩子,家長把孩子交給老師,一定要對老師放心。”“陽陽在這個學期的進步非常大,這點我們大家都看到了,我們也很高興。下個學期我們還要一起生活,所以,我想請你對我們老師放心,也放下這塊大石頭。”……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他奶奶被我感化了。還反過來安尉我不要多想,孩子摔倒很正常的。我切身感受到了自己所付出的收獲。
這件事從發(fā)生到結束,全過程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我們當教師的,常常會遇到孩子大大小小磕碰的事情,教師該如何面對,如何處理,這直接關系到幼兒及家長的看法,事實上,當幼兒園幼兒意外傷害發(fā)生時,無論老師有無過錯,教師都要從人道的角度出發(fā),對幼兒進行及時安撫救助促進孩子痊愈并撫慰家長,要表現(xiàn)出教師對幼兒的關愛之情,切勿放在內心,愛需要釋放。即便是在幼兒園無過錯的情況下,既不向受傷幼兒家長表白自己無過錯,也不追究造成傷害的幼兒監(jiān)護人的責任。另外,每個人都喜歡聽一句好話,我們老師不管在什么時候千萬不要與家長進行正面沖突,一切站在以幼兒為主的條件出發(fā)。當孩子發(fā)生意外碰傷時,一定不能馬虎,要重視其過程與結果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