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讓我們用心和孩子交流
韜韜是我們班一個大頭大腦的小男孩,性格比較內向,平時不怎么喜歡和同伴交談。但是,他很有正義感,看到別的小朋友做了不正確的事他總是管這管那。一次晨間游戲的時候,小朋友有的在搭建房子,有的在捏橡皮泥,突然小雨跑到我面前:“老師老師,冉冉臉上出血了。”出血了,當時我一震,怎么回事呢?我跑過去一看,只見冉冉的眼角一大塊血跡,我仔細一看,差一毫米就要碰到眼睛了,好險呀!我一看韜韜站在一旁低著頭,一手還拿著剛剛打冉冉的圖畫書,一手還在不停地捏衣角。我看著他的樣子,壓住心里想要冒出來的火氣問他:“你為什么打冉冉呢,你知道,老師是最不喜歡打人的孩子的,你要向冉冉道歉。”韜韜被我的樣子嚇壞了,眼淚不停地往下掉,一點反應都沒有。正當我孩子嚴厲地批評韜韜的時候,瑤瑤走到我的面前說:“老師老師,冉冉一到幼兒園就去碰區角里的玩具,韜韜是讓冉冉不要碰區角里的玩具才打他的。”哦,我明白了。于是,我輕輕地走到韜韜跟前,溫和地對他說,你幫老師管小朋友真不錯,老師也要謝謝你,但是,你動手打小朋友是不對的,如果他做了不對的地方,你可以告訴老師,讓老師來處理這件事情好嗎?現在,你打了冉冉,你得馬上向他道歉好嗎?他看著我,委屈地點點頭,走到冉冉的面前,輕輕地說:“對不起。”隨即冉冉一聲“沒關系”,兩個小伙伴終于又握手言和了。
從這件事后,我們就讓韜韜來幫老師做小助手,幫老師“監督”其他小朋友的行為,如果哪個小朋友做了不對的事情,請他來告訴老師幫忙,一同幫他們改正。同時,我們還讓韜韜的媽 媽平時在家多和他交流,多給他表現的機會,多給他一些安靜的事情做,幫他改正一些攻擊性行為。
半個學期過去了,我們發現韜韜在不斷地改變,性格比原來開朗了許多,愿意和同伴交流了,平時也時不時的到老師面前來談談心,上課的時候還愿意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了。在老師的耳邊基本聽不到小朋友來告韜韜的狀了,現在,他還能當小組長了,幫助老師做事呢!
通過韜韜“打人”的行為改正的過程,我深深地體會到,老師要用心去觀察孩子,要用心和他們交流u,要善于觀察,隨時發現孩子的言行舉動,要自覺地從孩子心理角度去思考孩子的舉動所反映出來的心理狀況,而不是一味地責怪。所以,我們必須根據實際采取最恰當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