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藏在頭發里的愛
案例:午睡室里靜悄悄的,我慣例在巡回著,所有的寶貝都已進入了夢鄉,連最頑皮的孩子也有著最柔和的呼吸。在這般靜謐的、讓人昏昏欲睡的氛圍里,我忽然發現竟然還有個孩子如此頑強的清醒著,她從被縫里睜大眼睛看著我來回徘徊,毫無睡意。我幫她腋了腋被子,輕聲地說:“快睡吧,陽陽,休息好了,你的身體才會更棒!”我繼續觀察孩子們的午睡情況,一圈下來,我又走到了陽陽的小床邊,她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我鼓勵她說:“陽陽,你把眼睛閉上,不動來動去,馬上就能睡著了。”她點了點頭。于是我干脆坐在她的小床邊,用手輕輕地拍著她,她卻時不時地睜開眼睛看看我,還不放過和我零距離接觸的機會,趁我不在意時仔細地觀察著平常并不能長時間親近的老師。我改變了策略,用手指輕輕撫摸她的眉中心,這招可以使孩子張不開眼,有催眠的效果。但是眼睛沒張開,她臉上的笑容倒越張越大了。我腦中迅速搜索著她最在意的事情,得拿出殺手锏,點中她的軟肋,看她還敢不敢和我較量。我擺出教師職業性的神態告訴她:“你再不睡,老師要去打一個電話給你媽媽,讓媽媽不要來接你。”“不要!”她果然急了。我心中得意:“那你要不要睡?”“我要睡的,我要拉拉媽媽的頭發!”我一愣,這個習慣如此熟悉,讓我回想到自己的孩子年幼時睡在身邊的情景。剎那間一種既是老師又是媽媽的情感在心中泛濫開來, “那今天我來做你的媽媽吧!”我把頭發塞入她的手中,她笑著接過頭發,在手中輕輕的摩挲著,不一會兒就睡著了。 分析:陽陽是個活潑好動、個性倔強的孩子,有著堅強不屈的意志。每天午睡她都很難入眠,總要在床上翻來覆去好久。今天她在床上亂動的時候,為了能哄她睡覺,我拿出了作為一名教師多年來的經驗手段:鼓勵法,教育法,催眠法……但是她就是“刀槍不入”,“軟硬不吃”!看到別的孩子都在被窩里乖乖的休息,她還在眨著一雙大眼睛和我進行著“迂回”斗爭,還時不時探頭觀察著我,我那份作為資深教師的威信受到很大的打擊!在連連挫敗的情況下,我想到了陽陽的媽媽,因為是單親家庭,所以陽陽對對媽媽特別依戀,本想小小的威脅她一下,也只想解決當前的情況,沒想到峰回路轉,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當我以她媽媽的身份和習慣陪伴她睡覺時,她很快就睡著了。反思: 1.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這種拉頭發的行為和“文文抱的小毯子”一樣,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也是一種習慣使然。陽陽是新來的插班生,在既陌生又黑暗的環境里,她需要精神的寄托物,因此這時的一縷頭發勝過了尋思的千言萬語,勝過了使用的千方百計。今天握在孩子手中更是一份濃濃的情意,讓我感悟到:愛,原來也可以這么容易。 2.雖然解決了孩子睡覺的問題,但另一個問題接踵而來,畢竟拉著頭發睡覺不是長久之計,需要教師在解決新的問題時找到那縷打開心結的“頭發”。它有時藏在眼神里,有時藏在微笑里,有時還可能藏在一個簡單的手勢里,要我們老師用心去探索、去發現、去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