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不要擔心孩子亂
幼教幾年,參觀了不少幼兒園,許多老師都怕幼兒怪如:上廁所怕怪,喝水怕怪,戶外活動怕怪。飯前后怕怪等等,老師千方百計地管,連我以前也是如此,結果是老師變得煩躁,幼兒是越管膽小的更膽小,膽大的就更膽大了。不過經過忙亂我發現一點常識。并總結兩點經驗:首先,我們要敢于抓住并發揮幼兒的自主性,敢于給孩子一點輕松和自由氛圍。孩子的內心是純潔的,想故意搗亂的幼兒是極個別的,孩子的行為可以說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也可以理解成是心理和生理的一點特征表現,我們不防把課間,小便,餐前放學前等很短的時間段留給他們,讓他們來支配,并給他們一點權利。因為,幼兒也是人,而且是一個完整的小大人,他們不能總是扮演服從的角色,他們更不是算盤,總是由成人撥來撥去。在一日生活中,他們不僅要聽從老師的教誨,還要有一定的嘗試和實踐的空間。 其次,給幼兒自由和放松的空間,并不是放任自流,一概不管,我主張“放”的開收的攏。在放之前要讓孩子有安全意識,學會怎么樣處理問題,與同伴友好相處。在放之后,要注意觀察,抓住隨機教育的優勢。收,讓培養幼兒做事保持安靜,既不從容不迫,又能抓緊時間的習慣,還不侵犯別人的權利。 當前教育是發展幼兒的個性,培養幼兒創新的意識,如果他們不嘗試.探索.打開生活的百味瓶,又怎么能知道其中的奧妙?現在教育提倡允許幼兒犯錯誤,所以有些擔心亂與害怕亂中出事的思想,對孩子們來說,就是阻礙他們成功的可怕的絆腳石。有安全就有危險,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不能呵護關愛孩子們一生,但我們可以為孩子們澆灌,培養出挑戰生活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