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面對孩子的插嘴
今天的語言課是進行繪本教學《被澡盆卡住的熊》,小朋友對這個故事的情節很感興趣。在提問中總是不停地猜想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看到小朋友專注地眼神,我的心里感到很欣慰。我提問“小熊被澡盆卡住了,這下該怎么辦啊?”,很多小朋友都把小手舉了起來,正當這時,班級里的兩個小朋友林小朋友和劉小朋友做在座位上就開始插嘴“找人幫忙”、“自己在使點勁”。這時我提醒小朋友上課時如果知道答案要舉手,不要坐在座位插嘴。可是,我提醒幾遍后兩人來時控制不知自己的嘴巴,還是坐在座位上插嘴。反思:林小朋友和劉小朋友兩個人都是性格很外向的孩子,看得出兩人上課時思維和活躍,但是就是習慣不是很好。針對這種插嘴現象,我想我應該讓幼兒明確傾聽的要求,同時教幼兒明確傾聽的方法。例如,可以讓幼兒在聽老師、同伴及他人講話時,要面向講話者,不東張西望、集中注意力,看著對方的眼睛,這樣更容易專心地聽對方講話。同時再進行相關的談話活動,讓幼兒明白什么是傾聽、怎樣才是傾聽。
班里有個別孩子經常會隨意打斷別人的話,這些孩子往往受到家長過多的呵護,甚至溺愛,表現出自私、不尊重別人、不允許別人有不停意見。那么,我們要讓孩子明白人是需要尊重的,而且是需要互相學習的,認真傾聽別人家長可以學到別人的觀點。切不可不喜歡聽就隨意打斷別人的話,無論是愿意聽還是不愿聽,都要等對方講完后再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對他人的尊重。
對于這些自控能力差的孩子,我們需要堅持對他們進行矯正、訓練。對有進步的孩子要及時表揚、鞏固,并給予一定的獎勵,如紅星、紅旗等。
另外家園合作也是發展幼兒傾聽能力的有力措施,幼兒的傾聽能力也應該得到家長的重視,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延伸到家庭,從而更加有效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