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付出自己的愛
開學到現在,已經有三周的時間了,孩子們從最初的哭鬧不止,到現在慢慢融入到小一班這個大家庭中,我們三位老師付出了不少自己的心力。兩三歲的孩子,他們剛剛放開父母的手,帶著不安,帶著防備,用陌生恐懼的眼神看著這些他們并不熟悉的人與環境,有些孩子選擇用不停的大哭來表達自己;有些孩子選擇用無理取鬧來釋放自己;還有些孩子就只是默默的坐在那里,不要以為他們并不傷心、并不難過,其實他們才是最需要得到關注與關愛的孩子。每個人對于悲傷,都有自己的表現方式,或明顯或內斂,各不相同。
我們班的王小朋友就是這樣的孩子,她是一個很安靜的小女孩,剛來的時候不太愛說話,而我們三位老師又一直被那些大哭大鬧的孩子牽扯著,所以一直沒有注意到她。直到有一次游戲,小朋友都興奮的蹦蹦跳跳,可她卻依然很安靜的坐在那里,眼睛里充滿了茫然和些許未干的淚水。我知道她其實并沒有融入這個環境,對于老師也是不信任的。于是,我走進她,輕輕的撫摸了一下她的頭,告訴她:“你可以起來和小朋友一起玩!”可她依然搖搖頭,并沒有參與,我也沒有強迫她。但以后的日子里,我只要有時間就會關注到她,有時忍不住了,她會哭著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們也都會耐心的告訴她:“沒關系,你說就行,不用哭的,老師很喜歡你!”慢慢的,她不在用淚汪汪的大眼看著我們了,不經意中,你還會看到她時不時展現的笑容.當在美術活動中,她大聲的告訴我說:“我畫好了時。”,我驚訝于那么一張干凈的整潔的畫紙,色彩圖的很細致,畫的也很仔細。利用這個機會,我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揚了她,果然,她又笑了,雖然很輕微。后來,王小朋友終于漸漸的適應了幼兒園,我們不會再看到那張恐懼的眼睛,不會聽到她帶著哭腔的聲音。小女孩也嘗試著跟大家做游戲了,中午吃的也多了。三周的時間,雖然還是有些拘謹,可我相信她一定會更好地融入這個集體中的。
所以,我們不要忘了,在關注那些哭鬧幼兒的同時,還有一些不善于表達的小小心靈,同樣也在等著大家的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