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讓民族音樂在幼兒園綻放異彩
弘揚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不但對我國的民族音樂情有獨鐘,還大膽嘗試通過聽、看、辨、唱、編、演、做等教學手段來培養(yǎng)幼兒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和愛好,使民族音樂在幼兒園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如何把民族音樂的魅力展現(xiàn)給幼兒使之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呢?我首先從“聽”和“看”上下功夫。收集經(jīng)典的民族音樂磁帶和光盤,請幼兒欣賞。藝術家們的精彩表演,民間藝人們的拿手絕活,往往令孩子們拍手叫好,情不自禁地模仿比試,茶余飯后聽民樂、看表演成為孩子的主動需求,崇尚之情油然而生。其次為幼兒營造濃郁的民族藝術氛圍。在教室內(nèi)擺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飾、臉譜、小樂器及相關資料供幼兒欣賞、辨別、擺弄、制作。讓民族藝術更加貼近幼兒,使幼兒身臨其境,樂在其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走出去,請進來,讓幼兒和藝術家零距離接觸。發(fā)揮家園共育作用,家長的支持與參與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通過宣傳、引導激發(fā)家長對民樂的興趣,支持孩子學習民族音樂,幫助幼兒了解民族文化。目前孩子們學習民族音樂的熱情空前高漲。
中國民族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希望所有的幼兒教師都要樹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思想,在接受西方藝術的同時,要大力倡導民族文化,讓民族音樂在幼兒園綻放異彩。為使中國民族音樂永遠屹立在世界音樂文化之林而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