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談幼兒園的女童越來越“漢子”化
一、原因
我個人認為,與社會的進步有很大關系,男女平等了,不再是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而女性同樣也需要為了生活出去打拼,自強、自信、自立……這無疑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女童。同時,思想開放了、教育觀念轉變了,許多人認為,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就行,沒必要太過刻意地強行引導孩子必須當淑女,甚至覺得其實女孩子陽剛點也挺好。
二、利與弊
(一)利。“漢子”化女童具備勇敢、獨立、陽光、開朗等良好的優勢,對一生有很大的益處。
(二)弊。如果女童過于“漢子”化,長期下去,她的性格可能成為定局,直至長大成人了,還是如“漢子”,有的甚至是“超強漢子”。那么,過于強勢、霸氣、大大咧咧等,將對家庭、社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引導方向
個人認為,最好是培養一位既有一定“漢子”味,又具傳統淑女風格的女孩子,取二者之長,棄二者之不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嘗試:
(一)幼兒園教育應融入淑女教育的內容,并有機滲透于幼兒一日活動各個環節中。
(二)引導孩子看一些圖書、影視、生活實例等,與孩子一起評論:“男孩、女孩有什么不一樣?什么樣的男孩更帥、女孩更美、更受歡迎……”
(三)從小開始,無論是著裝上,還是言行上,或是生活上,應引導走淑女路線,從小就給孩子很強的“男女有別”的意識。
(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應為良好榜樣,且善于引導孩子發現父母身上勇敢、獨立、陽光、開朗等陽剛的漢子氣質,并引導發現溫柔、賢惠、文質彬彬等淑女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