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健康衛生教育
幼兒的健康牽動著每個父母的心,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和健康。衛生對每個人的健康也非常重要。特別是幼兒,一旦衛生搞不好,就會很容易感冒、咳嗽、發燒,還有其他的病菌侵入,所以我們要從生活常規健康衛生教育做起。
首先是盥洗衛生。譬如我們小班的小朋友,他們剛來幼兒園時,是不會飯前便后洗手的,只知道手臟了才會去洗一下,有些小朋友手臟了也不會洗一下,兩只手黑乎乎就這樣吃飯。冬天一到,很多小朋友會因天氣冷而流鼻涕,他們也不會拿紙巾或毛巾來擦,鼻涕一流出來,就拿著自己的袖頭來當毛巾擦鼻涕。現在不同了,他們在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逐步養成飯前便后和手臟時洗手的習慣了,有時手臟了還會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有鼻涕時他們都會叫老師幫擦或者自己拿紙巾來擦了。經過短短的幾個月,我們班的小朋友已經逐漸養成愛洗手、擦鼻涕、剪指甲的好習慣。
其次是進餐衛生。說到進餐,對于我們老師來說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每次吃完飯之后,滿地和滿桌子都是飯,還有些小朋友把不喜歡吃的菜全部丟掉,而且吃完飯也不會擦嘴巴,滿嘴巴都是飯,真是拿他們沒辦法。如:班上趙小明,老師給他吃,他就不吃,而是撿地上的東西來吃,其他小朋友還以為老師不給他吃。經過老師的教育之后,大有好轉,他會愉快的進餐,正確使用小勺,飯后也會擦嘴巴,同時它還會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凈,也不會撿地上的東西來吃了,她還會把飯和菜都吃完,而且養成了飯前洗手的好習慣。
最后是排泄衛生。上了幼兒園的小朋友也不是很會拉屎撒尿。如:班上的蘭蘭小朋友連上廁所都不會,上廁所撒尿時,經常把褲子尿濕,有時拉完屎也不會擦屁股,更不會洗手,當教師知道后,并沒有排斥他、歧視他、訓斥他,而是教育他怎樣把褲子弄好,才不會把褲子弄臟,如:撒尿時,手要把好褲;拉完屎后,要用紙巾擦屁股,然后再洗手。經過教師的教育,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位小朋友再也不把褲子尿濕,也不拉屎到褲上了,而且把手洗的干干凈凈,很講衛生。
總之,衛生健康對每個小朋友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健康教育就要教給他們有關健康衛生的知識,使他們知道怎樣保護自己身心健康,從而影響行為習慣,加強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幼兒的健康衛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