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老師的“激勵”要恰當
“老師,我吃完了!我是第一名嗎?”我巡聲望去,只見涵涵小朋友雙手將吃得干干凈凈的餐盤給我看,我滿意的點點頭,隨口表揚他:“對,你是第一名!小朋友們看,涵涵已經吃完了,其他小朋友要加油了。”只見涵涵開心的看著其它的小朋友一副炫耀的樣子。話音剛落,其它的小朋友也急匆匆的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隨后一個接一個,就這樣結束了幼兒園的午餐。第二天早晨,涵涵媽媽來到后便對我說:“這孩子,在家吃飯總想爭第一,非他先吃完當第一不可,不然就不高興!”涵涵媽媽的話,讓我聯想到了昨天的情景……
浩浩,一個各方面能力都比較強的孩子,吃飯睡覺等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強,但是最近常常吃完飯就惡心、吐,有的時候到了睡眠室都吐到了床上,這是怎么回事呢?是身體不舒服?我們觀察了幾天,原來是由于浩浩每次吃飯都很急,爭著搶第一,吃的快了很難消化,就容易吐。
想一想這些事情,都是平日里我常說的一句“激勵”的話“看看誰是第一名”惹的禍,現在想想這是一句激勵的話還是惹禍的話?自己思考了一下,這句話適用的范圍要適當,盡量少用在孩子們進餐的時候,為了爭“第一”孩子們往往“狼吞虎咽”的用餐,更有的小朋友為了爭“第一”會出現少吃沒有吃飽的現象,這樣既影響了孩子的身體健康,使孩子養成不好的生活習慣。孩子們對老師的話深信不疑,特別是小班的孩子,對老師的話更是深信不疑。因此老師的話一定要對孩子們的行為起到引導和指導性的作用,這樣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我們的孩子身心得到更加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