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對癥下藥、耐心對待孩子的哭泣
今年我接的是小班,由于孩子年齡比較小,又加上剛離開父母,來到幼兒園對周圍的環境比較陌生,就會產生不安全感,所以出現的問題就比較多。一次活動課,我被一聲低低地啜泣聲吸引,不僅尋聲望去,原來是家輝小朋友。家輝的年齡小又加上性格比較內向,剛開始的時候問也不說叫也不答,每次有事總是以哭泣來讓老師注意,從不主動告訴老師。我連忙走過去蹲下身子問道:“家輝你怎么了?你的身體不舒服嗎?是要大便還是要小便?還是小朋友欺負你了?……”一聲聲的問候換不來孩子的一點點回應,我真想一走了之,但是作為孩子的老師,我的職責不容我就這樣走開,于是我又拉著她的手問:“家輝,你到底怎么啦?告訴老師好嗎?”這次只見她指著自己的衣服,哭得更傷心啦﹗我連忙讓她抬起頭,原來她的衣服扣子掉了一顆,我連忙把他抱到懷里找來針線給他縫好,剛才還哭泣的她變得平靜了很多。
終于有一天,家輝在早晨入園時有禮貌地說了一聲“老師好”,這是她第一次主動與老師打招呼,我趕快抱起她說道:“家輝,你真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老師喜歡你。”懷中的家輝甜甜得笑了,看著孩子燦爛的笑容,就象看到天使的微笑,那么幸福、那么快樂。
總之,幼兒園無小事,只要老師細心地去觀察、認真分析原因、對癥下藥、耐心對待孩子的哭泣,就會讓他們愉快地重新投入到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