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絕招不靈了
或許是獨生子女的緣故吧,現在的孩子多比較任性。別看我的小外甥才兩歲半,脾氣一上來,誰也說不了他,可他偏偏聽我的話。其實我手中也沒什么法寶,只不過運用了幼兒心理易受暗示的特點,順勢引導,居然屢次屢靈。
比如有一次,他把小自行車橫在門口,不讓人出入,無論是哄他,還是嚇唬他,他都不理不睬。我裝做很吃驚的樣子說:“都說小村長騎車騎得棒,大姨還沒看過呢,小村長能從門口騎到院里嗎?”話音剛落,小村長就大聲說:“能,大姨看!”隨即騎車離開了門口。為此,我頗為沾沾自喜。
忽有一日,絕招失靈了。那是半年后的一天,姐姐家要安裝排煙罩,小村長卻抱著排煙筒不放。我又如法炮制:“小村長真有勁,能不能抱動?抱過來給姨看看。”小村長用眼睛看著我,雙手抱住排煙筒在地上顫了幾下,卻一步沒動,那眼神分明是:我能抱動,可是,絕不會抱給你。
我既驚喜又懊喪地看了小村長好大一會兒,驚喜小村長幾個月時間變化之快,懊喪我的以不變應萬變的方法失靈。由此想到:幼兒園同一班的孩子實際年齡不盡相同,有的相差半年多。雖僅短短的幾個月之差,幼兒接受、理解事物的能力就有差異,教師只據幼兒一般心理要求全體,必然會出現調皮搗蛋的和悶坐不響的……若教師在進行統一要求時,能顧及到幼兒之間這幾個月的差異,這類現象勢必會減小,這也是因材施教的一個方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