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小舞臺是女孩子的專屬嗎
?
角色游戲時間,我開始請幼兒到各角色區游戲,請到小舞臺時,小朋友們都表現出了訝異,有幾個小朋友開始捂著嘴巴笑:“陳列是男孩子,怎么去小舞臺了。”“對啊,小舞臺不是女孩子玩的嘛!”陳列看了小朋友的反應,也有點不好意思。為了打破孩子們的這種奇怪的觀念,我問他們:“你們看的動畫片里有男孩子嗎?”小朋友不約而同的回答:“有!”“海綿寶寶就是男孩子。”我接著問:“那你們看電視的時候,看到過男演員嗎?”小朋友想了想說:“有。”“對啊,動畫片里有男孩子,電視上也有男演員。那我們的小舞臺也需要男演員的呀,男孩子一樣可以去小舞臺。”孩子們聽了我的話,好像對男孩子去小舞臺有所改觀了,陳列也高高興興的去了小舞臺。
雖然眼前的問題解決了,但似乎是我作為老師強硬地讓他們接受了男孩子去小舞臺。玩了這么長時間的小舞臺,小朋友似乎有思維定式:小舞臺是女孩子玩的。我站在小舞臺前,看著小演員們在做表演前的裝扮,猛然發現,這么長時間,我們給小舞臺準備的紗巾、草裙、花環……都是給女孩子用的,而適合男孩子的只有可憐的幾個鈴鼓。面對著這樣的游戲材料,孩子們又怎么能認同小舞臺也是為男孩子準備的呢?
《綱要》指出,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我國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說過:“游戲從教育方面說是兒童的優良教師,他從游戲中認識環境,了解物性,他從游戲中強健身體,活潑動作,他從游戲中鍛煉思想,學習做人。游戲實是兒童的良師。”游戲符合幼兒的天性,游戲在幼兒的成長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角色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活動,在游戲中,教師應該應作為幼兒游戲環境的創造者、游戲材料的提供者、游戲過程的引導者支持幼兒的游戲活動。而其中游戲材料是游戲的物質基礎,游戲材料影響著游戲的成效,其價值是以是否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和促進幼兒的自主活動為標準的。由于游戲具有主動、自發和開放的特點,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要為幼兒提供能豐富游戲情節、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提高幼兒游戲的質量和水平的游戲材料。教師應當隨著幼兒的發展、主題活動的推進、幼兒興趣的轉移以及游戲中對幼兒的觀察及時添加和更換游戲材料,以保證角色游戲能更有效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