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為能力差的幼兒搭建橋梁
在戶外活動中,我們重點指導幼兒練習拍球的能力,結果發(fā)現(xiàn)辰辰連球都拍不到,在換了大球,及更換平整的場地后,仍然連球都拍不上。我說:“辰辰,咱倆一起玩?zhèn)游戲吧!”我和他一起玩起拋接球的游戲。在他能接到我拋過去的球后,我請他玩拋球的游戲,(指導辰辰自己將球從地上彈起,然后再用手抱住球)在他能抱住每一個彈起來的球后,再請他練習拍球。這次他很快就學會了拍球。雖然還不能連續(xù)拍上好多個球,但孩子顯然是進步了,該得到肯定和表揚。分析:
1、幼兒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差。
2、幼兒對拍球沒有興趣。
措施:針對幼兒這兩項的不足,我為他搭建的橋梁有:
1、和幼兒一起游戲,增強游戲的趣味性。
2、引導幼兒進行拋接球的游戲,培養(yǎng)幼兒手、眼的協(xié)調能力,為拍球做準備。
3、請家長為孩子在家也準備一個皮球,讓孩子有更多練習拍球的機會。
教師反思:通過有效的為幼兒搭建橋梁,降低了幼兒拍球的難度,使幼兒在短時間內就能達到目的,而不需用長時間的練習過程,縮短了幼兒學習的時間。看來為幼兒搭建的橋梁,我們還應注重實效性、必要性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