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不愛午休的孩子
觀察情況記錄: 第一次與小珮接觸,你肯定會覺得他是個特乖的孩子,可從平時的觀察與了解中發現他非常的聽話,也很講道理,精神勁特足。就拿每天的午睡來說吧,他上床的時候是好好的,但是沒過一會就開始哭了,而且是很大聲地哭,不管老師怎么哄,他都聽不進去,還是一直的哭。每天中午,只要一到午休時間,他可以上床去睡覺,但是過不了多久就會大聲地哭,問他為什么哭,他也不說話,就用哭聲來表達,所以老師也沒辦法了解到他的想法。只好讓他起床,一個人坐在椅子上,這樣他就能安靜下來。一會兒,也就睡著了,但是睡醒后還是會不停地哭。老師走到他身邊,跟他聊聊,他也不聽,但是一走開,他漸漸地不哭了。 反思與解決:反思: 我把小珮的表現跟他的媽媽進行了溝通、交流,他媽媽說,在家里也是這樣的,其實他在家也午休的,但是基本上都有人陪著他,很少獨立地午休,也不喜歡午休。孩子的這種依賴行為是自理能力差的表現,也是家人過于溺愛所造成的。如果長期下去,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做事缺乏勇氣,會嚴重影響他的自信心,會讓孩子凡事沒有主見,缺乏獨立性,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解決: 1.進行正面教育,增強孩子的獨立意識。通過各種方式,讓他知道自己長大了,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剛開始,老師可以多跟他溝通一下,讓他對老師產生信任感和熟悉感。然后我們要通過各種方式鼓勵他(口頭表揚或獎勵小紅花)動手,來增強他的自信心,以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2.家園同心,對孩子進行一致性教育。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情況,要及時和家長溝通,以便能及時鼓勵孩子的進步。如果還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就針對性地練習,在家園間得到強化。讓幼兒在家長和教師共同的努力下慢慢好轉,逐步適應幼兒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