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尊重孩子
今天看了一篇教育文摘,講的是一個外國老師,教唱的英文歌曲一直很吸引人,不僅是孩子們喜歡,連老師也十分喜歡。有一次老師要教唱的英文歌曲有好幾段歌詞,在每一段歌的中間都有一段間奏。而每段間奏快結束的時候總有一個很有戲劇效果的類似汽車喇叭聲音的音響效果出現,比如bebebaba等,很尖銳甚至有點刺耳,但是很能烘托氣氛。孩子們在聽到這種怪聲后的反應就是跟著尖叫,而班上的一個孩子就不停的模仿起來。當局面有一點失控時,這位老師并沒有去批評制止,而是指揮孩子在第二次間奏時邀請孩子加入,孩子有節奏的怪聲成了其他孩子每次聽歌曲的期待。我想到了我和孩子們開展了《電梯小衛士》的活動,活動中孩子們學習電梯故障時候的安全常識。當說到被困在電梯里小朋友可以用鞋子拍打電梯門呼救時,孩子們興奮的大笑,有的用手模仿做著鞋子拍打的動作,局面亂糟糟的,就像這位外國教師課堂小失控的局面一樣。但很慚愧,我對孩子們的表現馬上給以批評:“都被困在電梯了,還這么開心。”我嚴厲的語氣讓孩子們馬上安靜了。現在想來我可以換一種方法,用語言創設個情景,讓孩子們模仿一回,就有同樣效果的收場了。我做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應該尊重孩子們的天性,讓他們去模仿。對于孩子來說模仿是一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