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教案:我愛探索
活動目標:
1、學會利用眼睛、手、耳朵及鼻子對事物進行觀察。
2、知道并能說出五官和手的功能。
活動準備:
有香味的手帕、小袋子、飼養箱。
圖意說明:
幼兒從秋天戶外活動中學習運用五官去認識環境,并能探索大自然。
活動過程:
一、教師提問:幼兒現在是什么季節,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利用五官發現季節的特征,再讓幼兒自己動動眼睛、手、耳朵,鼻子,說說這些器官有什么功能。
(小朋友對于現在什么季節,他們都不知道,老師告訴他們的“秋天來了”,由于在開學小班適應期里,與孩子們一起做過“小手拍拍”的游戲,因此,我說一個器官,孩子們基本都能夠指出來,并能夠說出它的名稱,如:嘴巴、眼睛、鼻子……。)
二、課堂活動:
1.讓幼兒伸出手來,摸一摸桌子,告訴幼兒手可以摸東西。
(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小手,也能夠跟老師一起把小手伸出來,我讓他們摸摸自己的小椅子,他們都很高興,用自己的小手去摸摸椅子,有的還用小手去摸摸別人的小椅子,很興奮)
2.讓幼兒看一看幼兒用書,告訴幼兒眼睛可以看東西。
(當讓孩子們看書后,問他們“眼睛用來干什么的?”大部分孩子能夠說出看書、看東西的。)
3.拍拍手,引起幼兒的注意,并告訴幼兒因為耳朵可以聽到聲音,所以才會聽到教師的拍手聲。
(當我拍拍手時,大部分孩子都能夠跟著我拍手,我問“剛才老師在干嗎呀?”楊蘇芮小朋友就說:“老師在拍手。”“那你們怎么知道我拍手呢?”有的說“用眼睛看的”。“那拍手是什么聲音的”?“啪啪啪”“你們用什么器官來聽到聲音的?”“耳朵”大家異口同聲地說。)
4.拿出一條有香味的手帕,讓幼兒聞一聞,告訴幼兒因為有鼻子,所以可以聞到香味。
(我出示了一條有香味的手帕,給每個孩子聞了聞,孩子們都說香。問他們,“用什么聞到香味的?”“鼻子”一部分認真聽的孩子在回答。)
三、課外活動:
1.先帶著幼兒到一棵大樹下,讓幼兒用手摸摸樹千、樹葉,并讓幼兒用眼睛觀察,整棵大樹及大樹的葉子、枝干等。
2.帶著幼兒蹲在草地上,看一看草地上有沒有小昆蟲等,然后問幼兒剛剛看到什么。
3.問幼兒用手摸樹干、摸草地的感覺。也可以撿一塊石頭讓幼兒摸一摸。
4.當幼兒都能明白眼睛可以看東西,手可以摸東西后,讓幼兒安靜。
(我帶孩子們來到娃娃城那里的樹下,讓他們自己去摸摸樹,摸摸草,和小樹、小草親近親近,孩子們好興奮呀!都用手去摸,張群淳小朋友還告訴我,“顧老師,這個樹摸摸是毛的。”“小草好長呀。”“這個樹尖尖的。”……孩子們把自己看見的都來跟我說了。)
5.教師隨機尋找各種聲音,如:風聲、鳥叫聲……
6.當教師找到聲音時,立刻請幼兒聽聲音,或間幼兒有沒有聽到什么聲音。
7.教師可以多找幾種聲音,讓幼兒聽,并讓幼兒說出那是什么聲音,也可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其他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