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熱氣球旅行記》
一、設計意圖幼兒園數學教育目標中提出:發展有關數、量、形、時間基本概念,鼓勵幼兒初步使用分類、排序等初步方法探究事物的主要特征。這要求對小班的幼兒來說難度是比較大的,體現在組織幼兒自由活動時,我們發現班上的幼兒在串珠時大部分是拿到什么顏色就串什么,沒有一定的規律;在美術活動練習畫項鏈時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雖然老師不停地提醒他們,但這種現象仍沒有改善。同時小班的幼兒觀察的隨機性較大,對周圍常見的事物往往是熟視無睹,在現實生活中使用“按規律排序”的事物很多,這就需要引導。針對本班幼兒存在的問題及幼兒的年齡、認知特點,設計本活動,借助繪本,讓幼兒從觀察、感知入手,充分引導幼兒觀察、感受規律的美,激發幼兒發現、再現物體規律的興趣,嘗試按一定的規律排序,突出幼兒的感知體驗。二、活動目標1.能發現物體按一定規律排成的序列,感受物體的規律美。2.嘗試學習按顏色有規律排序。3.培養幼兒細致的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能力。三、活動準備繪本《熱氣球旅行記》課件、彩帶、花圖樣、水彩筆等四、活動過程:1.談話引入:以繪本《熱氣球旅行記》引入。播放繪本封面,師提問:你們想知道這本書是講什么的嗎?(不知道)你們想知道嗎?(想)這本書的書名是《熱氣球旅行記》。你們知道什么是熱氣球嗎?(是梨子形狀的)熱氣球能做什么?(不知道)那你們有玩過氣球嗎?(有,是圓圓的)熱氣球是一個大大的氣球,可以把人載到天上。(評析:大屏幕出現繪本的封面時,很多孩子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紛紛議論著封面的內容。當老師提問“什么是熱氣球時?”孩子們搖頭說不知道。老師引導孩子觀察熱氣球的形狀,有的孩子說“圓圓的”、有的說“梨子形狀的”、還有的孩子說“跟皮球一樣的”。)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感受物體的排列規律。(1)引導幼兒觀察熱氣球、查理褲子上的條紋顏色。師:查理有個頂呱呱的條紋熱氣球,你們知道條紋是什么嗎?(條紋就是一條一條的)小朋友看看查理的條紋熱氣球是什么顏色的?(紅色和橙色的)查理的褲子是什么樣子的?(也是條紋的,一條紅色的一條橙色的)查理可喜歡他的熱氣球了,每個星期天都坐上熱氣球去旅行。(評析:熱氣球上的條紋顏色很快吸引了孩子們的眼光,他們能較快找出條紋圖案的排序方法,并找出與熱氣球相同排序方法的褲子圖案。)(2)師:米莉和茉莉看到了查理的熱氣球可喜歡了,他們對查理說:“查理,讓我們也搭你的熱氣球好嗎?” 米莉和茉莉搭上了查理的熱氣球,熱氣球飛上了天,請小朋友說說在熱氣球上他們會看到什么?(幼兒自由講述)(看到了房子、人、車子)還有呢?評析:孩子們對高空俯瞰的經驗有限,說來說去都是房子、人、車等幾樣物體。(3)繼續播放課件,啟發幼兒觀察、發現房子、花、兔子的排序規律。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查理的熱氣球飛上天后,他們看到了什么?a、播放房子課件:他們看到了什么?(汽車、樹、路)那這一排是什么啊?(房子)請小朋友看看這些房子有什么不同?(屋頂的顏色不同)屋頂的顏色是什么顏色的、怎么排列的?(一座綠的一座紅的)b.播放花的課件:他們又看到了什么?(花)這些花是什么顏色的(黃色和紫色的)你們覺得這些花漂亮嗎?為什么?(不漂亮,因為排得亂七八糟的)(沒有按一個一個排)c.播放兔子課件:熱氣球飛呀飛呀,飛到了山頂上。查理他們看到了一群可愛的小兔子。小兔子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什么顏色的?怎么排的隊?(小兔子是一個跟著一個排的,是黑色和白色的)是黑的嗎?(不是很黑,有點白白的)這個顏色叫灰色,小朋友看看老師的衣服。老師穿的外套是什么顏色的(黑色的),里面的是跟小兔顏色一樣的。這種顏色叫灰色。(是小灰兔和小白兔)它們是按照一只白一只灰的方法來排隊的。那小朋友來看看在這只小白兔的后面應該是什么顏色的兔子(灰色的)好我們一起把這只兔子請出來吧。(評析:本環節是讓幼兒充分感受兩種顏色的相間排序方法,感受規律的美。課件的按照感知房子屋頂的色彩排序——一整排花的排序——根據前面的排序方法猜想、驗證。在這過程中,孩子從單個的直接過渡到整排的排序方法難度較大,加上課件中的花是實物拍攝的,排列不是很整齊,所以很多孩子覺得不漂亮。孩子還沒認識過灰色,通過教師的隨機、靈活的比較,很快能區別出黑色和白色的不同。)3. 猜想、操作、驗證幼兒發現的規律,并根據規律續添相應的顏色或動物。(1)依次出示花、彩旗圖樣的前半段,讓幼兒猜想接下來是怎么排的?a. 紅、藍兩種顏色交替排列的花。師:原來小兔子們是要來開聯歡會,他們采來了許多漂亮的花,我們來看看有什么顏色的呢?(藍色和黃色的)他們把花排成了整齊、有規律的一排,排著排著突然不知道怎么排了,想請小朋友們幫忙下,接著往下排。(2)幼兒操作: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想續添相應的顏色。師:老師準備了一些紙條和水彩筆,請小朋友們根據前面花的排序方法畫上顏色。(評析:孩子們是第一次使用水彩筆,拿到花的圖案后,由于花的花瓣比較小,很多孩子都不敢下筆,涂得很慢,有三分一的孩子無法完成整組花的排序。)(3)驗證:教師在幼兒操作的基礎上,請個別幼兒演示自己的操作,集體驗證。師:很多孩子幫小兔子排好了花,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說說怎么排。(評析:在本環節中,預設計劃中還有個排列彩旗(三種顏色相間)的環節,因孩子們完成操作的時間較長,而且完成的質量不是很高。說明孩子對兩個顏色相間排序的方法還不是掌握得很好,所以臨時調整把三種顏色的相間排序改為下個活動進行。)4.以問題“查理的熱氣球在天上飄啊飄,發生了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引導幼兒繼續觀看繪本,結束活動。五、活動反思1.循序漸進,將新知識的學習建立在幼兒的感知上幼兒早期數概念的發展有賴于具體的感性經驗,也是根據已經獲得的知識來解釋新的經驗的。在本活動中教師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從幼兒的感知入手,借助繪本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繪本中熱氣球、房子、彩旗、花、兔子出現的規律,并利用課件的動畫效果,在幼兒猜想、操作的基礎上,引導幼兒進行驗證。2.動手動腦,重視幼兒的參與、操作過程幼兒是活動的主體,他們通過與物質材料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進行概念的建構和修改。因此幼兒數學學習必須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過程。在本活動中,幼兒的參與、操作活動體現在:觀察——通過課件繪本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的有意注意,從而達到觀察的目的。欣賞——通過課件讓幼兒觀察課件中物體的規律美,不僅使幼兒欣賞到按規律排序的美,而且能引起幼兒對常見物品的關注,讓他們對平常視而不見的物品多一分關心,從而培養了幼兒良好的觀察習慣。驗證——教師引導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續添相應的色彩,增加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表現——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把自己對規律的認識直接地表現出來,對幼兒的參與意識和創新精神及獲取知識的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3. 運用信息技術,促進幼兒自主探索活動中,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氛圍,把學習的自主權真正交給幼兒,打破常規思維束縛,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積極從不同途徑、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主動探索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培養創新精神。例如在感受、欣賞規律的過程中,依托繪本,有機結合,出示多種排列有規律的物體,讓孩子在充分感受的基礎上學習按顏色排序方法,并根據前面排序的方法進行續編、驗證。充分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并能充分利用繪本內容,適時豐富幼兒的相關知識經驗,如:知道熱氣球是什么?在高空中能看到什么等方面的知識。4.觀察細致,及時調整教育教學策略在活動中,教師能根據孩子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預設的教育教學策略。當課件中出現孩子不熟悉的顏色時,教師能靈活地利用自己的穿著引導幼兒認識新的顏色;當發現孩子們對兩種顏色相間的顏色排序的方法還不能很好掌握時,及時進行調整,把本來加深難度的環節放到下個活動進行。5.存在問題: 本次活動的目的基本達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簡單規律排序。雖然一些能力弱的幼兒似乎沒有按規律排序,沒有達到活動目標,但是,他們今天通過自己的探索感受了材料的特點,通過欣賞他人的作品,感知了物體的規律美,在今后的活動中,他能將今天的收獲和感知表現出來,這樣就達到了目的。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幼兒都達到同一個標準,只能力求讓每一個幼兒主動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發展。存在的問題:(1)孩子的相關知識經驗豐富不夠。(2)知識遷移和應用環境的創設不夠,可在活動室的周圍創設相應的環境,并留有較充足的時間讓幼兒觀察,把課件中見到的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引起幼兒知識的遷移與應用。(3)教師對孩子的實際水平估計過高。六、課題組點評能針對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和實際水平設計本活動。借助繪本,把排序內容有機結合進去,自然、有趣,形式新穎。從幼兒的感知入手,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繪本中熱氣球、房子、彩旗、花、兔子出現的規律,并利用課件的動畫效果,在幼兒猜想、操作的基礎上,引導幼兒進行驗證。充分體現出把將新知識的學習建立在幼兒的感知上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