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藝術《螃蟹聚會》說課稿
一 設計意圖:
水生動物對小朋友來說并不是很陌生,它們大多數是我們的美食,但對于一些水生動物的外形特征,小朋友并不是很熟悉,今天在《螃蟹聚會》這一活動中,讓幼兒通過觀察并自己動手制作進一步了解水生動物中螃蟹的外形特征。
二、目標定位:
根據中班幼兒的接受能力和水平,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目標。
1、 培養幼兒對泥工的興趣和互相合作的精神。
2、 引導幼兒用輔助材料與泥塑相結合的方法制作螃蟹。
3、 進一步掌握螃蟹的外形特征。
三、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本次活動的目標和更好的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 彩泥、火柴棍、用硬紙片剪好的蟹夾、長條皺紋紙每人一份,卡紙每組一張
2、 螃蟹標本一個,范例每組一個。
3、 幼兒有用舊報紙或其他軟紙練習搓紙棍的經驗。
四、說教法與學法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角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應成為幼兒學習活 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充當幼兒的引導者、鼓勵者和支持者,從中教給幼兒觀察的方法,開拓幼兒思維,啟發幼兒想象入手,引導幼兒按照自己觀察印象和聯想形式,進行螃蟹的造型,為了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更好地掌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根據幼兒的學習心理特點,我在活動中采取了談話法;說說——看看——做做——說說的方法。
與教法相適應,采用說說——看看——做做——說說的學習方法,在談話中展開想象,培養幼兒想做并愿意做的意愿,畢竟幼兒藝術教育的落腳點不同于專業藝術教育,它不以幼兒掌握扎實的藝術技能為目標,而是希望幼兒在自由、寬松的藝術活動中逐漸喜歡藝術,獲得藝術感受,學會用藝術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無論是在老師間接或直接指導教育活動中,幼兒都應是自身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這次活動中,始終體現以幼兒為主體,老師鼓勵幼兒大膽地去探索嘗試,讓幼兒在老師精心創設的教育環境中進行發現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幼兒的各種感官得到了運用,如:聽、看、說、想、做……,在老師充分引導,啟發下幼兒的思維非常的活躍。
五、活動流程: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四個環節:
(一) 出示標本,引起興趣。
這一環節,我為幼兒準備了一個螃蟹標本,讓幼兒觀察螃蟹的外形特征,知道螃蟹各個部位,進而為下一步的動手操作做好準備。
首先我以神秘的口吻告訴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只小動物,你們想不想看?”(分析:我以神秘的口吻先吸引了小朋友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肯定會對我出示的標本感興趣.)
(二) 出示范例,讓幼兒討論螃蟹的制作方法。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范例,用橡皮泥做的身體,火柴棒作的蟹腳,還有卡紙做的大鉗子,讓幼兒仔細觀察并討論螃蟹都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
我可以這樣說: “剛才我們看的是一個標本,現在老師這有個自己做的螃蟹,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看完了你們要告訴老師,我這只螃蟹,是用什么做的.”(分析:因為火柴,橡皮泥都是小朋友們比較常見和熟悉東西,所以他們很自然的會說出這些名稱.)接著,我再讓小朋友們自由討論,這些材料是怎樣來做成一只螃蟹的?他們肯定會七嘴巴舌的說,用橡皮泥捏身體,用火柴棒做蟹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