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工活動《送給小貓的魚》說課材料
3、成品、半成品范作兩到三張。
六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部分 :談話、提問引出主題
老師以談話的方式,直接引導幼兒表達出靠近主題的知識、經驗。即:小貓生日快到了,朋友們會送給它什么樣的禮物? 第二部分:觀察魚的形狀,創造性地拼出各種形態的魚。 老師逐一出示拼貼好的魚, 幼兒欣賞觀察,引導幼兒說出作品運用了哪些幾何圖形
該環節中重點⑴的突破主要通過老師用示范、講解,結合幼兒的觀察、表述作相應的引導來化解重點。
第三部分:激發幼兒燒魚的興趣,教師示范魚的燒法。 第一步 :示范創作方法
1 老師簡單示范變化方向的短線裝飾是難點所以要放慢速度反復兩次,邊示范邊講解讓幼兒掌握這種美術形式的基本技能的、常規。
2 引導幼兒空中徒手練習不同方向的畫法。
第二步:介紹活動內容、材料,幼兒按意愿選擇并創作。
第三步: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幼兒在沒有任何束縛和限制下,自由創作,老師巡回指導,對一些不夠大膽的幼兒以積極的鼓勵;對個別不會的幼兒做詳細的講解;對一些領悟強、制作較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表揚、引導。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環節,主要采用講解和示范突出教學重點;通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老師個別指導突破難點。
第四部分:幼兒作品展示
本部分主要采用談話法,讓幼兒用語言將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大家,這是本次活動較重要的一環。老師肯定每個幼兒的作品,讓幼兒獲得成功后的愉悅體驗。
第五部分:延伸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欣賞作品后,鼓勵大膽為其它小動物做些好吃的菜。
七 活動反思 在今天的活動中,幼兒和教師的配合比較默契,幼兒在活動中不受拘謹,大膽釋放自己的創造力。對于本次活動,我進行了總結和反思: 1、活動形式生活化、情節化。 《綱要》中指出: 在藝術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吧账投Y物”“小貓愛吃魚”“爸爸媽媽燒魚”是幼兒再熟悉不過的生活情節,設計該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熟悉的故事情節、生活情節的啟發、引導,去感受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的態度。 2、活動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 首先,活動涉及的技能目標是讓幼兒拼拼貼貼畫畫,這是中班幼兒喜歡嘗試并能夠掌握的技能技巧,活動形式不受傳統美術分類形式的約束,融合了手工、裝飾等表現手法,在這新鮮又豐富的活動中,幼兒能夠憑著動手動腦制作出漂亮的作品。其次,活動中讓幼兒利用幾種常見的幾何圖形進行拼貼,既綜合了數學方面的知識又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經驗。再次,互動中教師先讓幼兒認識范作上顯性的美,再通過送禮物體現作品隱性的美,體現了活動為目標服務,目標為生活服務,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同時體現了藝術與幼兒心理健康息息相關的特點,因為藝術中蘊含的豐富情感通過審美中介感染著兒童的心靈。 3、體現了藝術活動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全過程。 (1)準備部分,收集燒魚資料,豐富生活經驗,旨在練就幼兒發現美捕捉美的能力!毒V要》中指出,大千世界,處處皆美,幼兒發現美的事物多半依賴于客觀事物本身的鮮明特征的吸引,多數于自發而缺乏自覺性,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培養他們通過探索和學習自覺地去發現捕捉美。因此教師非常重視活動的前延部分,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有意性。 (2)活動過程中,提高幼兒感受美的能力。 幼兒的美感多處于直觀感受水平,具有形象性和功能性的特點,引導幼兒欣賞、制作藝術作品應適應幼兒的知識,經驗和心理發展特點。美工作品“送給小貓的魚”正是貼近幼兒生活情趣,色彩鮮艷,生動活潑的藝術品。在活動中,教師持一種寬容性的態度,允許幼兒發表自己不同的意見,使幼兒的思想通過表述外露出來。如幼兒可以任意選擇圖形拼貼出不同形狀的魚并用不同色彩的裝飾來表現不同的燒魚方法,充分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