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活動《國王生病了》
設計意圖:
《國王生病了》故事內容詼諧,畫面形象有趣。故事中國王滑稽的形象反復出現,使故事充滿了趣味性,國王好笑、懶惰的模樣深深吸引著孩子,適合中班孩子的模仿與表演。整個教學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引導中班孩子用自己能夠理解的方式去感受國王的滑稽,模仿國王運動,并支持幼兒用簡短的詞語、短句去描述自己觀察到的內容及表述自己的猜測與想象,強調發生在國王身上的一系列的有趣事件所帶給孩子們的童真與童趣,讓孩子真正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中,最終體驗到趣味閱讀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仔細觀察畫面上人物的動作、表情,并能大膽講述。
2、通過想象講述、分析討論、即興仿編等與他人的互動合作,發展思維能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氛圍,初步體驗趣味閱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國王生病了》ppt、故事cd、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2、經驗準備:平時看病的經驗。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故事的主要情節,用清楚、連貫的語言進行表述。
活動難點:
通過細致的觀察圖片,發現國王周一到周五的的運動內容。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國王生病了》。
1、出示ppt的首頁,引導幼兒猜測,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名字叫《國王生病了》。
封面上有誰?國王看上去什么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引導幼兒觀察國王病怏怏的狀態)
2、出示扉頁,引導幼兒認識轎子。
師:你們看看國王現在在哪里呀?他在轎子里干什么呢?
(引導幼兒認識轎子,并為后面的故事做鋪墊)
(評析:關于轎子的猜測,相對難一點。所以這個環節,教師可以盡量多提示一些有關轎子的信息。而且在后面的運動中,轎子也是一條線索,貫穿了從周一到周六的運動。)
二、欣賞ppt課件,熟悉故事趣味內容。
1、導讀部分:觀察ppt圖片1~圖片4。
①ppt圖片1:哎呀!國王他怎么了呀?他在哪里呀?
(幼兒根據看到的圖片及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自由講述。)
教師幫助幼兒歸納:國王生病了,一點力氣都沒有,只能躺在床上了。
②ppt圖片2:豐富幼兒對生病的認知經驗,引導幼兒猜測醫生的說法。
師:醫生給我們看完了病要開一張什么呀?
(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自由講述)
教師幫助幼兒歸納:醫生會給我們開一張處方,這張處方上啊會有一些藥,幫助我們恢復健康。
③ppt圖片3:教師講述處方內容。
教師語言指導:這個醫生啊也給國王開了一張處方,上面寫了些什么?
(教師講述處方內容)
④ppt圖片4:到了第二天,國王一大早就起床了。他說:“快準備轎子,我要去運動啦!”
師:誰來告訴我,國王要去干嘛?大臣們抬了什么東西?
重點觀察:國王要去運動了,可是他要轎子做什么呢?
(引導幼兒猜測轎子的用途)
(評析:關于醫生開的處方,對于本次活動起到直接影響,對后面的各種運動的猜測會起到引領與借鑒的作用,可以讓孩子多觀察一下畫面,包括語言上的提示:平常的處方上會寫上藥或者是鹽水,但是國王的這張處方非常的特別,孩子了解了處方的內容之后,更容易發現后面國王的一系列運動。)
2、自主閱讀發現問題,討論問題.交流觀察所得。
師:故事看完了,那小朋友們說國王到底有沒有按照計劃書來運動呢?他到底干了些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