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活動:蛤蟆吃西瓜
設計背景及理論依據:
西瓜是幼兒所熟知的夏天的一種水果,孩子們關于么吃西瓜都知道是大人幫助切開吃的,為了幫助幼兒跳出固定的思維模式,以怎么吃西瓜為主題的活動幼兒一定非常感興趣。而且《蛤蟆吃西瓜》故生動有趣,非常適合中班的孩子。 《蛤蟆吃西瓜》這一活動改編自南師大出版《幼兒園動整合課程》中班下冊中“頑皮一夏”這一主題,重點涉及到語言和社會、健康三大領域。《綱要》中提出,要以 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所我保留了原活動設計的三大目標。將探究吃到西瓜方法放在第一步,步驟調整為:自主探究吃到西瓜的方法—故事前半部分、幫蛤蟆想辦法——聽故事后半部分,體蛤蟆方法的巧妙——一起品嘗西瓜。 這樣調整的好處是:1、讓孩子操作在前,有足夠的實踐經驗,激發了幼兒興趣,還為后來體會蛤蟆吃西瓜的心情做好鋪墊。2、幼兒聽故事在后,讓幼兒能更深刻的理解故事內容,體驗樂觀積極的情感,激發幼兒的發散、創新思維。3、最后一個環節我將原設計的“評一評”改成了在教師幫助下用刀切開西瓜,“再次品嘗西瓜”。既承接了活動的第一個環節,又讓幼兒在再次品嘗西瓜的同時更深刻的記憶吃西瓜方法的多樣性和巧妙性,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的: 1、傾聽并理解故事內容。
2、結合生活經驗,想出幫助蛤蟆的新方法。
3、體會故事樂觀積極的情感。
活動重點:傾聽并理解故事內容,探索各種吃西瓜的方法。
活動難點:結合生活經驗,想出幫助蛤蟆的新方法。
活動準備:1、視頻故事:《蛤蟆吃西瓜》;2、小西瓜5個;3、輔助工具每組一套(塑料刀、石頭、勺子、吸管、剪刀);4、果盤5個;5、毛巾幼兒人手一條;6、西瓜刀2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幼兒自由探究吃西瓜的方法,引導幼兒小組合作,大膽運用工具。
1、教師:孩子們,今天汪老師要給你們出一道難題,請你和你的組員們一起想辦法,看哪一組最先將我們桌上的西瓜打開。在使用工具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和小朋友。
2、幼兒分組探究打開西瓜的方法,教師巡回指導。
指導重點:活動實錄
1)在活動中幼兒自主探究情況良好時,我沒有過多介入,讓幼兒充分發揮其自主能動性。
2)當我發現幼兒探究遇到困難時,我通過提問啟發“想一想,怎么才能打開西瓜呢?試一試,這些工具能打開西瓜嗎?你用的什么工具?為什么不行呢?還有更好的方法嗎?在家里用的什么方法?”等等
3)對于探究到方法的孩子,分別問一問“你用的什么方法?看到自己打開的西瓜心情怎么樣?吃了有什么好處?西瓜子你放哪兒的呢?”等等。孩子們的思維逐漸被打開。
3、教師小結:孩子們,剛才你們非常棒,都在動小腦筋積極想辦法,雖然有些小組打開了西瓜,有些小組沒有打開,但是,都沒有關系,因為你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你們知道嗎?有一只蛤蟆它也想吃西瓜,你們想知道蛤蟆是怎樣吃西瓜的嗎?我們一起來聽《蛤蟆吃西瓜》的故事吧。
二、幼兒聽故事《蛤蟆吃西瓜》前半部分,聽完后討論幫助蛤蟆吃到西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