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文明小乘客
活動目標:
1、了解乘坐汽車等交通工具的一般規則。
2、愿意遵守簡單的乘車規則。
活動準備:
1、“笑臉”和“哭臉”標記各1個。
2、幼兒用書:《文明小乘客》。
活動過程:
一、看幼兒用書《文明小乘客》,引出課題。
師:森林里的狐貍大叔為了方便大家引進了一輛公交車。狐貍大叔開了一天的車,看到了讓他高興的文明的乘客,也看到了讓他生氣的不文明的乘客。請小朋友聽一聽故事里哪些行為是文明的,哪些是不文明的?
二、教師有感情地講故事《文明小乘客》,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認識。
1、認識“笑臉”和“哭臉”標志,知道“笑臉”標志表示文明行為,“哭臉”標志表示不文明行為。
2、幼兒自由交談,討論幼兒用書《文明小乘客》圖上說了什么。
3、幼兒在幼兒用書上操作,給文明的行為畫笑臉,給不文明的行為畫哭臉。
4、交流分類結果,明確坐車的文明行為。
三、師幼討論,拓展經驗。
1、教師:除了坐公交車要做文明的小乘客,還有哪些交通工具需要我們做文明的小乘客呢?(如:坐地鐵、出租車、長途汽車、輪船、飛機等)乘坐這些交通工具需要遵守哪些特別的規則呢?
2、幼兒在幼兒用書上操作,選擇乘坐過的交通工具,給他們涂色,然后說一說相應規則。
四、做律動結束活動。
教師:我們都是文明的小乘客,文明乘客真快樂,一起跳個開汽車的舞吧。
活動延伸:
開展“公交車”的游戲活動,促進幼兒把認知轉化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