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商量妙處多
教材分析:
商量是指交換意見、商討。簡而言之就是聽聽別人的意見,說說自己的想法,找到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人和人之間的想法出現分歧的時候,就要依靠商量來解決。在幼兒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商量,一件新玩具大家都想玩時需要商量,一本好看的圖畫書大家都想看時需要商量,一起合作完成一件作品也需要商量。學會商量是幼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技能。
中班的幼兒已經有了初步的人際交往能力,也知道要和同伴友好相處的道理。但是在生活實踐活動中,他們還是經常會和同伴發生矛盾,遇到問題還不能用商量的辦法來進行解決。
本節活動的重點就是知道遇到問題要互相商量,難點是學會用商量的辦法來解決生活中問題。
設計思路:
本活動按照“了解情境——幫想辦法——理解意義——學習方法——感知體驗——生活運用”展開活動,運用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學習用商量的辦法解決問題。通過親自體驗商量合作,感受商量解決問題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遇到問題要互相商量。
2、學習用商量的辦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用商量解決問題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課件:《看新書》《買滑板車》《誰對誰錯》;游戲用水果若干、小刺猬頭飾4個。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了解故事情境
播放動畫,幼兒觀看。
師:今天,我要給你們介紹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麗麗,就是她!我們和麗麗打個招呼吧!(麗麗你好)不過,昨天發生了兩件讓麗麗不高興的事,到底是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播放課件《看新書》、《買滑板車》,幼兒觀看。
師:什么事情讓麗麗不高興了?(麗麗沒看到新書、媽媽沒給麗麗買滑板車)
幼兒根據課件內容回答。
二、討論交流,共同幫想辦法
1、幫想辦法
師:麗麗為什么沒看到新書?麗麗很想看新書,她可以怎樣做?如果你是麗麗,你應該怎樣和看書的小朋友去說?
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商量。
2、嘗試表演
師:媽媽怕麗麗發生危險沒有給麗麗買滑板車,麗麗那樣和媽媽說對嗎?請你想一想,如果你是麗麗,你怎樣和媽媽說,媽媽可能會給你買滑板車?
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繼續引導幼兒說出商量。
師:現在我來扮演麗麗的媽媽,你來扮演麗麗,你來和我說說買滑板車這個事,說的有道理或許我會同意買給你哦!
幼兒嘗試扮演麗麗,和媽媽大膽說出心里的想法。教師扮演麗麗媽媽,根據幼兒的表述同意和拒絕,鼓勵幼兒多角度考慮問題。
三、歸納總結,理解商量意義
小結:如果麗麗按照我們剛剛想的辦法去和看書的小朋友或媽媽說,那她一定會看到新書,媽媽也可能會把滑板車買給麗麗。當你有一個想法,但別人沒有同意或者和你意見不一樣的時候,你就需要用語言去和別人溝通,想到一個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是商量。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都可以商量著來解決。
四、行為對比,學習商量方法
師:你在幼兒園和家中和別人商量過嗎?商量過什么事情?你們是怎樣商量的?商量后結果怎么樣?
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
師:應該怎樣和別人進行商量,別人才有可能會同意呢?
幼兒共同討論,教師鼓勵幼兒說出商量的方法。
師:咱們一起來玩個“說說對和錯”的游戲吧!看一看麗麗和小伙伴的做法誰對誰錯?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