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活動:認識數字(通用4篇)
中班數學活動:認識數字 篇1
中班數學活動:認識數字7
活動目標
⒈能正確的感知數字7,知道它們能表示物體的數量。
、材馨察o的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話,以及能情緒愉快的參加小組活動的習慣。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黑貓警長》、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條。
活動過程
、 游戲捕魚
⒈教師:今天天氣真好,貓媽媽帶你們一起出去玩吧!看我們來到哪里?(小河)
讓我們一起來釣魚吧!
、矀別幼兒講述釣了幾條魚,并送到相應的籃子里。
⒊集體送魚。
、嬲J識數字7
⒈教師:小鴨子想吃魚,我們看看來了幾只小鴨子?小鴨子和小魚哪個多?小鴨子能吃飽嗎?那有什么好辦法?《添上一只鴨子》,又游走一只小鴨子,現在哪個多?要讓他們數量一樣多有什么好辦法?《去掉一條魚》
、步處煟簲底7象什么?數字7除了表示7只小鴨還可以表示什么?
㈢游戲貓捉老鼠
、苯處煟郝,誰的聲音?(老鼠)教室里有許多的老鼠,請寶寶幫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個點子的老鼠。
、灿變翰僮
㈣聽音樂玩游戲(貓捉老鼠)
活動評價
中班數學活動:認識數字 篇2
活動目標:1、認識數字10,準確感知數字與物體數量的關系,理解其表示的實際意義。
2、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判斷圖形的數量。
活動準備:
教具:圖卡,三角形標記、數字10,背景圖。
學具:幼兒用書畫面23、看數字印點字、印比10少的點子紙卡。
活動過程:1、集體活動。
。1)目測圖形的數量。
出示圖一,“圖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圖形拼出來的”出示三角形標記,仔細看看松樹是用幾個三角形拼成的。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樹頂上的一個大三角形是有4個小三角形拼出來的,大家一起數數樹上一共有幾個三角形,教師與幼兒一起點數。
。2)、認識數字10,理解所表示的餓實際意義
“10個三角形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數字10),教師在三角形的左邊貼上數字10,10是由哪兩個數字合起來的,誰在前,誰在后,
。3)、10可以表示10個三角形,還可以表示哪些東西?
。4)、小結:10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10的東西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看圖計數
“小朋友在數圖形時一定要仔細看,不能漏掉一個”
第三、第四組:看數印小動物
第五、第六、第七組:印比10少的點子
3、活動評價:向幼兒展示個別幼兒的作業,以表揚鼓勵幼兒的進步為主
活動反思:
本次教具的設計有一定的難度(有重疊圖形),因此,要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正確判斷數量,在幼兒能正確判斷數量的基礎上認識數字10,感知它是由兩部分組成的,由于活動前做了較好準備,因此,活動中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對數字10的實際意義有了正確的理解,活動效果很好。
中班數學活動:認識數字 篇3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有一定的獨立能力,富于想象,有較強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喜歡學習新的知識,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數學由于其學科特點,相對而言比較抽象和枯燥,即使是粗淺的數學內容也需要經過一番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判斷與推理。而中班的孩子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感知物體的數量及其數字,對應關系是中班學習數學的重要階段。他們認識數字是建立在一定的感性經驗基礎之上的,數字8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如何讓孩子把數字8的形狀和已有的一些物體聯系起來,讓孩子能具體形象地認識記憶數字8,《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活動提出了新的規定和要求:即“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為此我設計了游戲情景“送水果”,讓幼兒帶著要求去找到相應的水果卡片,在拿物品、數物品中不知不覺地感受8的數量,這遵循了“教育來自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的原則。
活動目標:
1.感知8以內的數量,并認識數字“8”,初步掌握8的實際意義。
2.能夠進行8以內的數與點的匹配。
3.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了7以內的數熟悉7以內的數量。
物質準備:教具:ppt。
學具:①1—7數字卡片若干。
②活動室周圍放置若干身上有1——8點子或數字的老鼠形狀。
③人手1份實物卡片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黑貓警長招白貓警士。
過渡:你們好,我是黑貓警長,最近城里來了一些專做壞事的家伙,我一個人根本抓不完他們,所以今天我來是為了找一些厲害的小朋友成為我的白貓警士幫我一起抓壞人,你們愿意成為我的白貓警士和我一起戰斗嗎?
小結:想要成為合格的白貓警士必須要經過我的考驗,你們對自己有信心嗎?
2.白貓警士比眼力。(操作課件,讓孩子初步感知8以內的數量)
(1)初步感知8以內的數量。
過渡:黑貓警長今天先來考察一下你們的眼力啦,比比誰的眼睛最亮。
提問:花園里有幾只蜜蜂?(7只蜜蜂)
后來又飛來1只蜜蜂,現在變成幾只蜜蜂了呢?(8只蜜蜂)
小結:白貓警士說的真好,原來7只蜜蜂,又飛來了一只蜜蜂就變成了8只蜜蜂了。
(依次播放花,蘋果,汽車,大象等讓幼兒說。)
提問:黑貓警長剛才都把那些東西變成了幾只?(8只)
小結:我都把它們變成了8只,看來想要通過我的考驗都要先認識數字娃娃8才行呢。
提問:數字寶寶8長得像什么呀?
小結:數字寶寶8長得像一個葫蘆一樣。
。2)了解8的實際意義。
提問:數字寶寶8能表示八樣東西,那它還能表示8樣什么呢?
小結:8能表示8只蜜蜂,8朵花,8還能表示8輛汽車等,8能表示好多好多是8個的物品。
3.白貓警士比本領。(鞏固認識8的實際意義)
過渡:現在讓黑貓警長看看哪個白貓警士本領大。
。1)第一關,請白貓警士們從盒子里找出有數字8水果的卡片送給黑貓警長,比一比,誰找的水果寶寶又對又多。(幼兒操作實物卡片,教師觀察。)
提問:你找到了什么水果,數數找到了幾個有數字寶寶8的水果?
。2)第二關,請白貓警士們從盒子里找出有8個點子水果的卡片送給黑貓警長,比一比,誰找的水果寶寶又對又多。(幼兒操作實物卡片,教師觀察。)
(3)第三關,考考白貓警士的眼力。請根據黑貓警長的口令拿出相應的數水果。
4.白貓警士出動一起捉老鼠。(操作數和點的匹配)
過渡:白貓警士們,現在考驗你們本領的時候到了。最近有很多老鼠常常出來做壞事,現在黑貓警長需要你們協助我抓住他們,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完成這次任務!
要求:黑貓警長要跟你們交代一下,你們去抓老鼠的時候一定要輕輕地去,否則老鼠就會發現你們然后逃走,捉到老鼠后,你們會發現每一只老鼠都不一樣,請各位警士想辦法把他們送到對應的牢里去。現在請各位警士輕輕地去捉老鼠。
幼兒游戲,教師觀察、指導。(播放歌曲《黑貓警長》。
展示驗證。
過渡:白貓警士們,讓黑貓警長看看你們有沒有把那些老鼠都抓住,鎖在正確的牢房里。
小結:看來你們已經學會抓壞人的本領,現在我要收你們成為真正的白貓警士了。
5.慶祝勝利。
結束:白貓警士們捉了這么多老鼠,現在黑貓警長獎勵你們一起到外面去慶祝這次勝利。
活動反思:
這節數學活動我以黑貓警長招警員抓老鼠的情境貫穿整節活動。本活動中我將重點定位在感知8以內的數量,并認識數字“8”,初步掌握8的實際意義。難點定在能夠進行8以內的數與點的匹配。為了能更加引起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孩子的興趣,我制作了很多好玩的操作學具,設置了對“白貓警士”的考驗,每一關的考驗讓我意識到這些對孩子來說缺乏挑戰性,同時,幼兒其實有自己的很多經驗,只是這些經驗是零碎的,缺乏系統性的,教師最大的任務是幫幼兒把這些零散的經驗總結概括出來并進行提升。而我在上課一開始就犯了這方面的錯誤,沒有把幼兒對“8”的認識經驗進行總結提升,仍舊使幼兒的這一經驗處于零散狀態。另外,這個提問本身能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卻因為我語言上缺乏引導性,使它丟失了應有的價值,這就說明我沒有做好幼兒的引導者,違背了《新綱要》宗旨和要求。但是不管怎樣,我相信通過自己不斷的反思和改進,這些問題都會一個個被解決,并且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中班數學活動:認識數字 篇4
設計意圖:
《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4—5歲幼兒在教師指導下,對環境中的各種數字的含義有進一步探究興趣,能感知和體會有些事物可以用數來描述,生活中很多地方可以用到數,并關注周圍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數的信息。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節都滲透著數字,如:早晨入園時與幼兒交談:“今天幾點起床的?幾點上幼兒園的?”讓幼兒對數字有了感性認識;又如:在幼兒做操排隊時,問問幼兒:“誰排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讓幼兒形成了序數概念。中班幼兒年齡還小,屬于直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對數概念的獲得需要大量操作活動和游戲來完成。傳統的數字教學略顯單調、枯燥,因此我大量運用多媒體和操作卡,讓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使孩子們能更好地學習。
教學重點:
掌握8的實際意義。
教學難點:
學習8的形成。
活動目標:
1、學會8的形成,并認識數字“8”;
2、初步掌握8的實際意義;
3、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教學準備:
1、自制課件一套。
2、點卡若干。(卡片上有數量1至7的點)
3、操作圖片若干。(卡片上有數量1至8的物體)
4、活動室周圍放置若干身上有1至8點子的老鼠圖片。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老師帶幼兒玩“開火車”的游戲,復習認識數字1-7。
2、幼兒自由選擇1-7的點卡,繼續鞏固對數字1-7的認識。
。ǘ┗静糠郑
1、操作課件,學習數字8的形成。
2、讓幼兒看幻燈片數一數有幾個櫻桃,幾條小狗,并出示數字“8”,觀察其外形特征。
3、進行闖關游戲,鞏固幼兒對數字8的認識和理解。
。ㄈ┙Y束部分:
游戲《捉老鼠》,繼續鞏固幼兒對數量“8”的正確判斷。
玩法:請出“黑貓警長”,黑貓警長請大家幫他捉身上有8個圓點的老鼠。在《黑貓警長》音樂聲中,幼兒快樂的捉老鼠,教師參與并指導游戲至結束。
(四)延伸活動:
1、依班級幼兒能力表現,設置相關作業投置益智區,供幼兒練習;
2、家園配合:利用生活,游戲等,幫助幼兒充分理解8的意義。
1、讓幼兒感受音樂速度和節奏的變化。
2、大膽創想各種動作,表現音樂內容,體驗表演的樂趣。
3、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4、啟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并演唱。
5、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蝴蝶的演變過程)、紗巾一人一條、彩條襪子一人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