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教案-誰能使燈泡亮起來?(科學活動)
誰能使燈泡亮起來?(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1、 通過實驗時幼兒用多種方法表達、交流、分享探索過程和方法。
2、 培養(yǎng)幼兒對探索的興趣和對探索過程記錄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 電池、電珠、電線、區(qū)別針、勺子、毛線、紙、吸管、鉛筆、膠皮、木塊(供操演示作用)
2、 幼兒每人一張記錄紙。
活動過程 :
一、設置懸念,讓幼兒憑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猜想結果。(幼兒圍坐成半圓形)。
1、 出示記錄表,讓幼兒了解、認識所有的材料。
2、 提問:你覺得老師的表中能使燈泡亮起來的是誰?
3、 請幼兒認真想一想,并填表。(認為能的打勾,不能的打叉)。
二、實驗驗證。
1、 教師操作實驗,幼兒觀察。對自己猜測的結果進行對照、比較,并在表的后一格中進行再次記錄。
2、 讓幼兒說說那些東西能使燈泡亮起來,那些不能?為什么?
教師小結:像區(qū)別針、勺子等能使電流從它身上通過,也就是能傳導電的物體叫導體。毛線、紙等不能傳導電物體叫絕緣體。
三、游戲《導體和絕緣體》
幼兒四散在教室中走動,當教師說導體時幼兒馬上要舉高雙手做燈亮的動作,并站在原地不能動。當教師說絕緣體的時候幼兒馬上蹲下做燈不亮的動作。教師可以改變游戲的頻率。也可以說具體的物體讓幼兒辨別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并做相應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