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論壇之“如何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四,還有個別家長提高了榜樣的作用,父母要以身作則。
第五,有一個家長提到了可以利用《巧虎》等動畫形象激勵孩子。
第六,還有家長提到了貴在堅持。
從家長的交流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家長們的觀念其實還是非常棒的,對幫助孩子的成長有很好的教育理念,那么為什么我們的現狀又是這樣的呢?
我覺得原因有很多:
1.家長的觀念是對的,但行為和觀念不符合。有些家長心里知道如何做對孩子好,但真正的實行的時候,行為和掛念背道而馳。
2.家庭教養人員的教育不一致。很多孩子的爸爸媽媽要上班,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必定要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參與,隔代教育的溺愛,和父母的想法不一致,導致想法無法實行。
3.教育缺乏堅持性。教育是個漫長的積累過程,孩子的成長不是在一瞬間形成,需要慢慢的積累。在這個過程中,很多父母由于各種原因沒有耐心和堅持,導致教育的想法最終無法實現。
四、措施 針對以上的情況,我們將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 通過幼兒園的日常生活環節,班組成員在做護理工作的時候,逐漸教會孩子們一些簡單的生活自理技能。
2. 建立獎勵機制。通過每日的評價和每周的評選能干寶寶,來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 結合年段和班級的競賽活動,激發孩子提高自我服務能力的積極性。比如穿鞋子比賽、疊衣服比賽等。
4. 通過這些活動,以及和家長的交流,讓家長明白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對孩子有幫助的事情,尤其要逐漸改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想法。 孩子的教育是過程性的,堅持很重要,相信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會有很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