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的兒子說謊,和孩子一起成長
在改變教育方法的同時,加強與孩子溝通感情。有的家長,在孩子承認錯誤后,還采取打??等懲罰,甚至要孩子寫出檢討保證書貼在□上。這種做法嚴重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往往會適得其反。
糾正孩子說謊的壞習慣,關鍵在于培養孩子誠實待人、老實處事的好品德。
第1節 透過撒謊看本質(1)
孩子撒謊不撒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的態度。父母的態度應該是:不管孩子犯了多大的錯誤,只要承認了,就應該給予諒解。一定要讓孩子嘗到誠實從寬撒謊從嚴的滋味,這是戒律,也是鐵律。
孩子說謊是父母最不能容忍的行為。我常常聽到有的父母說,我寧愿孩子犯錯誤,他甚至可以為錯誤狡辯,也不能容忍孩子掩蓋錯誤,推卸責任。這說明父母對撒謊行為深惡痛絕,我自己也是這種心態。撒謊是為了隱瞞,從而逃避承擔某種對己不利的后果,或者通過說謊獲利。這說明孩子已經有了是非觀念,知道“趨利避害”了。一旦發現孩子撒謊,父母應該采取什么樣的對策? 關于撒謊的問題,涉及兒童心理比較隱秘的部分。孩子為什么撒謊?你一定要對癥下藥。撒謊是兒童非常惡劣的品質,而且是比較危險的品質,因為它正孕育著危險。父母只有準確了解孩子的情況才能做出判斷,做出預防。撒謊的結果是,當災難來臨了,父母不知道,甚至已經發生了父母還不知道,令人非常頭疼。我特別想提醒父母的是:你要知道孩子為什么撒謊。兒童撒謊有三大原因。第一種原因是孩子說真話會受到懲罰。孩子在本意上是不愿意撒謊的,因為我們的傳統教育都倡導誠實,但是孩子心里在想:如果我說了真話,父母會怎么對我?當他判斷父母會打他,罵他,老師也不喜歡他,那他就很可能撒謊。就是如此簡單。孩子一做了錯事心里馬上在較量、權衡,就像兩個小人打架,看誰能打過誰,一邊說:說吧,一邊說:不能說。這時候他就會參照起父母平時怎么對待自己。第二種原因是孩子撒謊是為了逃脫困境。比如孩子在一起經常有些秘密,約好了,這個事誰都不能說,誰說誰是叛徒。他要像英雄一樣接受考驗,認為說出去是叛徒,你要追問下去就會使孩子感到為難。
第三種原因是說出了想象中的事。這一般是年齡幼小的孩子,把假的當真的說出來了。比如媽 媽發現3歲半的女兒恬恬拿回家的漂亮娃娃不是同伴送給她的,而是她喜歡,她想要,就把別人的玩具帶回家了。媽 媽認為女兒是在說謊,非要逼著女兒向同伴承認錯誤。4歲的寧寧玩了開飛機的游戲后,就對同伴說:“明天爸爸會帶我去坐飛機。”明明迷上了卡通片《奧特曼》,爸爸答應以后給她買奧特曼玩具,于是第二天來幼兒園后,她對小伙伴說:“我有一個奧特曼玩具了。”還會對小伙伴說,她的玩具怎么好玩,本領很大……
恬恬、寧寧、明明的這種行為,常被他們的父母斥之為“說謊”。其實,這是由幼兒好想象的特點造成的。幼兒期的孩子往往不容易分清想象和現實之間的界限,他們的言談中常常有虛構的成分,對事物的某些特征和情節還會加以夸大。他們不十分理解什么是實際存在的東西,什么是想象出來的東西,常常把自己的幻想與現實混在了一起。
那父母要不要對孩子的撒謊行為給予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