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作好小學入學準備
一是主導活動的變化。入學前,兒童的主導活動是玩,他們常常做游戲,沒有任何學習上的壓力;入學后主導活動是學,他們的心理發展起了重大變化,游戲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需要,學習成了最適合兒童心理發展特點的活動。
二是社會角色的變化。學齡前兒童是貪玩的,是寸步不離成人照看的孩子;一入學就不同了,他們是集體的正式成員,必須嚴格遵守學校和班級的一切紀律,如按時上學、認真完成作業等,學生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為學校和班級爭取榮譽。所以,一年級小學生看到自己角色的轉變又高興又自豪,家長要十分關注孩子這一心理發展,對“入學”給予高度重視。
三是人際關系的變化。兒童入學前與家庭成員的依附關系密切,一舉一動都是成人指點;入學以后,兒童每天都要離開家長在學校獨立生活,這將進一步促進兒童從依附向開始獨立生活轉化。他們的交往圈子,不再是家庭內有限的幾個成員。
新生三種表現
新生入學要經歷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的表現各不相同。
第一個時期是興奮期。兒童入學前心情激動,興奮得睡不著覺,充滿自豪感,都有當個好學生的愿望。
第二個時期是厭倦期。開學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新鮮感逐漸消失,加上在學校生活感到紀律上受到了約束,生活上又緊張,學習知識不如想象的那樣容易,有一部分學生感到負擔重而不想上學。
第三個時期是適應期。開學兩個月后,如果學校與家庭教育跟得上,就能使孩子較快地適應并喜愛學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