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里的學問》教學案例與反思
他希望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都運用到自己的實踐當中。他在美國留學多年,學到了很多教育法方面的知識,回來后親自辦學校,而且在農村辦學校,用他自己畢生的實踐來體現自己的教育思想。所以,他被譽為我們中國最偉大的現當代教育家之一。
師:(出示第8張名字卡片——冰心)
生:冰心。(未等老師開口,異口同聲地說)
師:太熟悉拉。誰說說看。是姓冰名心嗎?
生:不是!(齊聲)
生1:我在一本資料上看過,她原名謝婉瑩,后來取筆名“冰心”。
生2:有一個成語叫“冰雪聰明”,她希望自己很聰明,所以叫冰心。
師:“冰雪聰明”好象不是成語,是當代一個流行語,那時還不流行。
生3:她想把自己冰封起來,不想讓外界塵世來干擾(自己)。
生4:我看過一本書,講“冰心”取這個名字好象是受一句詩的啟發,是“一片冰心在玉壺”。
師:太棒了!大家鼓掌!
生:(鼓掌)
師:如果沒學過這句詩,是不可能知道這個名字的來歷的,非常佩服“丁佳迪”同學。她(冰心)的名字就是根據這句詩取的。加上前一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生讀),是表明一個人非常潔凈,內心世界非常美好。其實,從古詩中取名字的例子也很多。
剛才我們舉了這么多例子,當然舉不盡。各種類型的例子非常豐富,大致看來,人們取名字會依據這些。
出示幻燈片,對以上教學環節進行總結。幻燈片內容為:
時節 陳冬梅 時代 馬文革 地域 李 湘 希望 敖 翔
哲理 陶行知 詩句 冰 心 成語 王若愚 紀念 蔡國慶
外來詞 張瑪麗 占卜 石磊
像“陳冬梅”,根據時間、季節,我這里本來還有一個人名,他叫“陳曦”,大家說說,很簡單。這個詞是——(生:早晨的太陽)當然,那個“晨”,不是這個“陳”,他也是像“敖翔”一樣,取其諧音。像我們班的“林曉露”,我一看這個名字就知道她是早上出生的。以上都是根據時節取的名字。
還有根據時代特征取的,這里有個人,叫“馬文革”,知道的人舉手。
生:出生在“文化大革命”時期。
師:對啦,出生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以示紀念。還有叫什么“建國”之類的,如福田中學校長“李建國”肯定是1949年出生的,以紀念這個時間。
根據地域的,剛才舉了“李湘”,還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出示名字卡片——郭沫若)。
生:郭沫若。(有一位同學舉手)
生(林玲):他到國外留學,非常思念自己的家鄉。他的家鄉有一條沫河,一條若河,于是就改名為“郭沫若”。
師:小小年紀,非常博學。郭沫若本來不叫這個名字,他在留學期間非常思念家鄉,便根據家鄉的沫河、若河而改名,你們看,這個名字多好!
師:表示希望的“敖翔”。還有我剛教的畢業班中的“李想”,“木子李”,然后取諧音“理想”,家長希望她有遠大的理想。
師:表示哲理的“陶行知”。從詩句里取的“冰心”,還有中國臺灣著名詩人“鄭愁予”,也是根據辛棄疾的一首詞里的“江晚正愁予”而取的。
還有根據成語而取的“王若愚”,“大智若愚”。我有一個朋友叫“何移山”(學生馬上說“愚公移山”),對,“愚公移山”。
還有紀念意義的“蔡國慶”,以及剛才說的建國之類的。
還有根據外來詞叫的。這里還有根據“卜卦”叫的。中國人喜歡通過卜卦來占卜一下自己的前程,這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中國還有一門專門的學問叫“易經”(周易)。很多人喜歡在小孩出生的時候去卜卦,通過金、木、水、火、土等因素來為小孩命名。例如我出生的時候,家里就幫我卜過卦。根據我這個名字(王海林),知不知道缺什么?
生:水和木。
師:對,于是便取名“海林”。你看這大海里的水取之不盡,森林里的木頭很多。有的同學也許會說,“我的名字里也有這樣的因素吧”,你們自己去琢磨琢磨吧。
還有些人根據自己的職業給小孩取名字。例如,我的一個老師,夫妻都是教數學的,想了很久都沒有好名字,于是根據圓周率的名稱,給小孩取名(板書:張丌)。
生:張pai。(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