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里的學問》教學案例與反思
師:讀“張pài”。這個名字特不特別?
生:特別。(下面議論紛紛)
師:這個名字有點另類了。
師:是不是老師把取名的方法都概括了?
生:沒有。(齊)
師:取名字的方法很多。如果都列出來,10張幻燈片都列不下。但是,通常的取名方法大致是這些,其它的我們就不一一去細究。
師:古人取名字要比我們現在的人講究得多,哪些同學知道,古人是如何取名字的?
生1:古人取名字講究吉祥、順口,還要有意思。
生2:還有許多家庭取名字都是按族譜的。
生3:好看(認)、好聽、容易寫。
師:古人取名的講究當然很多啦。我們現代人在這方面已經簡化了。下面我提個簡單的問題:古人的名字一般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生:姓、字、名,還有號。
師:姓、名、字,還有號。“號”是不是所有人都有?
生:不是。
師:不是人人都有。哪什么人有?
生:(議論紛紛)
師:一般是文學家、藝術家有。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文學家和藝術家都有。因此,“號”不是一般人都有的。(幻燈片顯示——蘇東坡)
我這里舉一個例子:蘇東坡,學過他的詩文沒有?
生:學過。
師:誰知道他的姓、名、字、號?
生:(議論、雜說)姓蘇,名軾,字……
師:字什么?號什么?
生:字東坡,……
師:(出示答案)姓蘇,名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師:李白知道嗎?
生:知道(雜曰)。姓李,名白,字太白,號……
生(蔣姝男):號“青蓮居士”。
師:正確。你如此博學,很好!
師:我們再說一個人。剛學過《論語》,誰知道孔子的?
生:(議論紛紛,不知道他的字)
生(陳思哲):姓孔,名丘,字仲尼。
師:好!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有些同學說“為什么不是姓孔名子呢”?我當時怎么教你們的?
生:“子”有先生的意思。
師:對一個人的尊稱。你看古人,有姓、名、字、號。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號,剛才說的孔子就沒有。我們現代人的名字就沒有那么復雜了。一般只有姓、名兩部分。關于古人的名字,我們這節課不深究。
師:說了這么多以后,我想聽一聽。你們對自己的名字的了解。
我仔細看了我們班的名字,我們同學的名字也非常有趣。哪個同學先說說。
生(黃嘉駿):我父親姓黃,我當然姓黃啦(全班大笑),“嘉”是好的意思。我在馬年出生,我父親希望我像一匹駿馬,所以叫“黃嘉駿”。
師:這個名字取得不錯。哪一位接著說?
生(尹藝帆):我的名字有兩層含義:我姓尹,“藝帆”是取“一帆風順”的意思,父親希望我在學習上一帆風順;另外,這個“藝”是藝術的意思,父親希望我能從事藝術方面的事。
師:這個名字含義很多。包含成語和父母的希望。
接著說。
生(董立諍):“董”字不用說了,“立”是立刻的意思。“諍”字一般人不懂,我的理解是:首先它由“言”和“爭”組成,有辯論的意思;另外,“諍”是“諍言”,向朋友立刻進“諍言”啦。
師:董立諍的家長很有學問的,這個“諍”字一般人不取的。誰接著說?
生(林玲):“林玲”后面的“玲”字有美玉的意思。
師:林玲這個名字很好聽,是把姓字重復一下,有許多人是這么叫的。像我國的速滑運動員“楊洋”,她姓楊,后面的哪個“洋”變了。
生(黃雯):在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全家人都在為我取名字,取了很久沒取好,就說算了,別想了,就叫“黃文”吧。后來出生后,發現是個女孩,說原來那文章的“文”不合適,就在上面加了個“雨”字頭,變成了現在的“雯”。
師:本來想男孩,叫文章的文,生女孩后就在上面加了個“雨”字,于是成了現在的名字。這家長變得挺快的。
師:“蔣姝男”這個名字挺有意思的,說說看。
生(蔣姝男):我不知道為什么給我取個怪怪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