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心態 輕松作文——《寫一種熟悉的動物》教學思考
設計理念:
從"增強學生習作的自信心"出發,以憶、說、看、思、寫為主線,努力創造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激起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樂于表達,享受表達交流后帶來的成功感。
教學要求:
1、結合觀察插圖,讀懂例文《小烏龜》,知道作者是從外形和動作兩個方面寫出小烏龜的可愛的。
2、初步懂得要寫好某一種動物,必須抓住動物最有特點的地方來寫。
3、從自己的生活中選擇一種熟悉的動物,仔細觀察它的外形和活動,并把它最有特點的地方記錄下來。
面對這樣的一節作文課,該如何上呢?怎樣才能避免單調、乏味,怎樣才能激起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呢?
一走進課堂,我就對學生講:我們來個比賽,看看誰的反映最快,好不好?我說出一種動物的名稱,你們吼出這種動物的特點,看看誰的聲音響,誰的表現好。
生:好。
師:小白兔
生:白、大耳朵、跑的快、可愛……
(每出現一種動物及它的特點,我都及時地寫到黑板上)
……
聲音震耳欲聾,熱鬧非凡,學生也顯得非常興奮。
思考:雖然沒有走進教室,就感覺到學生的低落,面對作文,雖然才剛剛接觸,已經讓學生有了畏難的情緒,那應是我最失敗的地方。這時候,最應該做的是讓學生活躍起來,抖擻起精神來戰斗。于是,我改變了一開始的設計:我每說出一種動物,讓同學們舉手回答,而讓全班同學大聲回答,顯然在這種氛圍下,同學們也開始說出自己的答案,我注意每個人都嚷了起來。如果是舉手說,會有很多人得不到說的機會。也有很多同學不敢舉手,并不是因為不會,而是一種惰性,或者懼怕回答錯了。
我的目的達到了,順勢利導地往下走。
幾種動物說完,黑板上已經寫滿了它們的特點
師:同學們,請看看黑板,你們真了不起,每一種動物的特點都說的很清楚,我們也把它記下來了,但是我們看到的還是比較亂的,老師給你們提一個小小的要求,能不能看出黑板上的詞語,完整地說出某一種動物的特點來。
師:今天,我帶來了小烏龜,我們就是小烏龜為例,同學們邊觀察邊思考一下如何把它的特點完整地聯系起來。希望同學們兩三個人一組,不要看書,以自己的語言來敘述烏龜。
(同學交流,我不停地巡視、傾聽、指導)
思考:雖然同學們已經讀過范文,已經看過《小烏龜》,但那只是粗枝大葉的瀏覽,那只是尋找故事,在他們的頭腦中并沒有留下太多的痕跡,如果有的話那也只是零散的。而這時讓他們對著黑板上關于烏龜特點的詞句,完整地介紹烏龜,雖然有一點難度,但有了閱讀的基礎,要求應該不是太高。更何況在有提示的情況下呢!在前面興奮的基礎上,試一試努力一下,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師:我剛才傾聽了很多同學的發言,讓我們來交流一下,看看哪一組說得更好些,能把烏龜的特點完整地具體地表現出來。
全班交流
師:究竟誰好誰不好,我不說。我們拿著自己的作品和語文書上的作文比較一下,找出你的優點,更要發現你不足,再來修改。
閱讀范文。
師:有沒有什么發現?找出你的優點和不足了嗎?
引導交流,讓學生體會到優美詞語的運用,盡可能地用上一些比喻,多用幾種比喻詞,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等寫作要求。
師:小烏龜都會寫了,那是有了書本的幫助,現在能否再寫另一種動物呢?看看不借助任何書籍,把這種動物的特點寫出來,好嗎?
生打草稿 。
思考:小學生寫作文也是一種模仿的過程,模仿范文,模仿遣字用句,模仿建段成文的過程。當學生內心有感而發,有話想說時,都會躍躍欲試,可經過交流,才發現自己的不足,尤其是語言組織上的,或者不能把意思講清楚,或者說了一點又忘了下一點。于是在這個時候,讓學生再去學習范文,他們才能更認真地閱讀,才能把自己的口頭作文和范文作比較,重新建構自己的語言,做到文從字順,并力求生動形象。
第一節課下,我上班仔細地看了看學生的草稿,應該是基本令我滿意的。也發現了一個問題:趙磊的作文上有這樣一句話:"小豬整個把嘴弄到食物中,吃得津津有味。"這個"弄"什么意思?我問他,答到:"就是小豬把嘴都拱進去吃食。"
我又問到:"為什么你不用‘拱’字而用‘弄’字,用‘拱’不是更形象更具體嗎?"
他說:"我不會寫‘拱’字,查了字典又不知道該選那個字。"
思考:是的,三年級的孩子識字量還是很有限的,正因如此,限制了他們的書面作文的進一步提高,雖然嘴上能滔滔不絕地講下去,可看到紙上的總是有限,除了惰性的原因,應該是生字限制了他們的表達,造成了口頭作文與書面表達的嚴重脫軌,這也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我趕緊補上一句:不會寫的字請查字典,如果你不知如何選擇的時候,請舉起你的手,不要因為不會寫的字而讓你的作文與優秀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