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多媒體教學
時下,掀起了一場語文教學的“革命”,那就是使用多媒體。甚至一些會教比賽,其比賽規則中增設了使用多媒體的分項。一時間,語文課堂果真動了起來,活了起來,美了起來。課堂上,學生愉快,教師高興,聽課者也頗有收獲。反思這場革命,我不禁有許多擔憂。首先是多媒體使用恰當嗎?部分課堂出現了唯多媒體主義,似乎沒有了多媒體,就不是一節好課。為了使用,而使用。多媒體失去了它當初應有的位置。一節課使用了多媒體,就為這節課增加了獲勝的砝碼。這應該是語文教學發展的異端。
語文教學強調學生的自悟。學生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礎上,能再現文中的意境,能體會作者的情感。曾經聽過一位老師教學《斑羚飛渡》一課,這一篇飽含深情的文章,讀完全文沒有誰不會被文中的場面所震撼。這種心靈的撞擊與感悟,是語言難以表達的。尤其是大小斑羚飛渡懸崖的場面,這樣的場景是應該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再造想象的。每一個學生心中的場景一定是多彩多樣的,然而可惜是,彩色的多媒體畫面代替了學生的感受,教師的理解代替了學生的理解,學生的想象被定格,繼而喪失殆盡,長此以往,我們學生的想象力定然會蕩然無存。(也許這有些危言聳聽。)如果我們這一教學環節,改成由學生敘說心目中的畫面,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真正回歸到了語文這條軌道上。
我不是說語文教學排斥多媒體。但要說的是,如何合理地使用,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應該使用在引導學生感悟語文上。它首先是為語文服務,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服務的。像那種再現畫面式的、字詞訓練式的多媒體,不用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