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與德育教育
把語文教學與德育工作相結合的重點放在課堂教學上。課前總是認真備課,多角度思考,在備語文教材的同時,著手于尋找教材內容與德育工作相滲透的最佳結合點。在備課的同時備德育工作,盡力做到德育與學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著有物(或知識點或訓練點),都盡可能觸動學生的思維意識。在《最后一課》中找到針對部分學生不重視課堂教學、上課四十五分鐘效率差這一現象的德育最佳結合。
課文以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法國的部分學校被迫改學德語為背景。課文是以一個不愛學習的學生小弗朗士的口吻敘寫的,其中兩處關于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寫:第一處是當小弗朗士得知這是最后一堂法語課時的心理描寫,我在課堂上作了有感情朗讀:"我的最后一堂法語課!難道這樣就算了嗎?我從前沒好好學習,曠了課去找鳥窩到薩爾河上去溜冰……想起這些,我多么懊悔!"念到這兒,課堂上一片寂靜。我抓住這段心理描寫體現小弗朗士"懊悔"的心理特點,語重心長地說:"小弗朗士是多么令人同情!他沒能好好珍惜自己的學習時間,以致于后悔都來不及了,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堂課。"我又重點朗讀并講析了第二處心理描寫:"真奇怪,今天聽講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問:"為什么呢?是不是老師今天講的是最簡單的部分呢?"全班異口同聲地回答:"是小弗朗士認真聽課的原因!"
這時,我及時地融合德育工作,點出了課堂的重要性。我說:"同學們千萬不要忽視上課四十五分鐘,這四十五分鐘的時間只要能夠集中精力認真聽講,就能夠吸收老師所要教給我們的知識要點,并且很輕松地把它掌握下來。這是一個非常簡單卻又十分重要的道理。它關系到我們是否能掌握好科學文化知識,長大后成為一個對我們的祖國有用的人才。如果是一個有志氣的孩子,在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后就應該及時改正過來。"五十多雙眼睛閃閃發光地看著我,從孩子們的眼神中我讀出了他們的感觸和領悟。
在學習這一課時適逢悉尼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的優異成績極大地調動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在課堂上,當講到課文最后時,我問學生:"當你看到我們的五星紅旗在奧運會上升起的時候,你最想說的是什么?"學生異口同聲答到"中國萬歲!"學生的愛國熱情著實讓在場的每一個人感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