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專注能力的方法
最近有家長發現孩子們做事總是三心兩意的,最后把事情做的更是亂七八糟得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怎么樣呢。用怎樣的方式才能提高孩子的專注能力呢,讓下面的方式來了告訴家長怎樣的效果會更好。
“不要亂跑!”你經常這樣吼孩子嗎?
家長首先要充分理解孩子,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在不過分的范圍內不必太嚴厲要求孩子。有些家長動不動就對孩子喊:“不要亂跑!”、“不要亂動!”等一連串的“不要”,殊不知這種是最沒有用的教育方式,而且還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陳明興教授建議家長,不妨先忽略孩子的不足,代之以賞識為主的家庭教育,對非多動行為進行強化,當優秀的一面不斷增長,之前的不好表現也就自然消失了。
許威威補充說,當孩子專注于學習時,大人不宜隨便打攪。同時,家長在傾聽孩子講述事情,以及和孩子共同活動時,也要以身示范,聚精會神地聽講,避免敷衍和漫不經心。
他們充沛的精力是否得不到發揮?
許威威指出,許多孩子不聽話,吵吵鬧鬧,其實是因為他們的精力沒地方發揮。因此,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動靜有序的生活習慣,注重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要把孩子的精力和智能引導到有趣、有益的活動中,這樣就不會因為無聊而撒嬌、吵鬧了。幼兒早教
她指出,嬰幼兒時期的寶寶以無意注意為主,任何新奇多變的事物都能吸引他。所以家長要注意控制和變換寶寶的無意識注意力和有意識注意力(指有目的活動),使大腦的活動張弛有度,既能做好某些事,又不至于過度疲勞。
“家長要變化孩子學習和玩的內容,動靜結合。做游戲不要總是玩一種,那樣孩子就體會不到游戲的樂趣,就更談不上在學習了。”
引導孩子坐下來,試試這些辦法吧
no.1讓孩子做感興趣的事
孩子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注意力是比較集中的。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對什么感興趣,就多引導他們玩和學習。早教網
可抓住其中的一項或幾項,先重點培養,再帶動孩子學習其他知識的專注能力。
no.2” 豐富孩子每天的生活
陳明興建議家長,對于特別好動的孩子,要考慮充實他們的生活內容。
孩子的精力遠比大人來得旺盛,家長要將孩子的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使孩子有機會宣泄過剩的精力。幼兒早教
no.3挑戰力所能及的事
做事之前,父母要明確做事目的,激發孩子的做事興趣。
在做事過程中,孩子若遇到困難,要引導孩子克服困難,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責任感,這樣孩子在做事的時候注意力就會集中,久而久之,就能養成善始善終做完每一件事的良好習慣。
no.4玩一些適齡的靜態游戲
許威威還建議家長,可以利用靜態的游戲來延長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
“1歲以內的孩子可以玩鈴鐺、不倒翁、浴室玩具、塑料瓶等,1歲以上的孩子玩搭積木、拼圖、穿珠子等,從最簡單的開始,讓孩子體會到成功喜悅,然后逐步延長游戲時間。
no.5早期閱讀識字有利靜心
許威威指出,在嬰幼兒時期,家長陪孩子進行適度的早期閱讀識字,對于發展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都很有幫助。幼兒教育
“從小養成閱讀識字的興趣和習慣,不僅能培養起孩子終生愛書的美德,而且在朗朗的親子共讀聲中,孩子受到兒歌、童話、科普讀物的陶冶,會自然而然地養成活潑好奇、安靜專注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