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別語病的方法
辨別語病,一般來說,一看語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對不對,三還要看修辭妥不妥。要想快速而準確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時多閱讀名著,增強語感外,還應該掌握一定的識別方法。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辨別技巧:
一、 語感審讀法
對給出的語句先默讀或輕讀,根據平時的語言習慣感覺一下,如果覺得句子別扭,再作分析,辨明原因,再進行有針對性的修改。如“侵入我國的寒潮的路徑,不是每次都一樣的,這要看北極地帶和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哪一部分氣壓最高,我國哪一部分氣壓最低所決定的”這一句,讀起來感覺不順暢。對不順暢的地方反復過濾,就會發現,“這要看……所決定的”屬句式雜揉,是一句話想這樣說、又想那樣說造成的,應該刪去后可的“所決定的”。
二、枝干梳理法
筋脈梳理,就是用語法分析手段,劃分句子成分,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語、謂語、賓語),審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當或殘缺等錯誤;再清理句子枝葉(定語、狀語、補語),仔細審查修飾成分內部是否有毛病以及與中心語的搭配是否得當。如“依據紀律處罰辦法,決定給予該隊員停止參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級隊比賽資格,并罰款人民幣4萬元”一句,通過劃分句子成分,很容易發現這個句子缺少動詞“給予”的賓語中心語“處罰”,屬成份殘缺。
三、造句類比法
如果句意一時拿不穩,我們還可仿照原句的結構造一個常用的句子,經過分析比較,從而確定該句是否有語病。如有這樣一句:“這些軟件單買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價錢便宜了近三分之二。”用造句類比法來判斷:1.原來賣1元,現在賣5角,價錢便宜了一半。2.原來賣1000元,現在賣500元,價錢便宜了一半。3.原來賣1000元,現在賣333元,價錢便宜了近三分之二。以上三句都是對的,因此,原句也是對的。
四、錯例比較法
我們可以通過復習記住六種類型病句的一些句例,在考試時,將被判斷的句子與錯例作比較,很快地抓住錯誤的特點,辨別出病因來。例如我們記住了“三個學校的校長”這個例子,就不難確定“三塊漢白玉大理石的浮雕”的病因,它們都屬定語的停頓位置造成了歧義;記住了“開刀的是他的父親”,就不難判斷“這是名模孫燕攝于2002年11月的照片”的病因了,它們都因(“開刀的”“攝”)動作發出者兩可而造成了歧義。
五、邏輯分析法
有的語病不好從語法上查,就要看其是否違反事理,可從概念、判斷和推理等多個側面進行邏輯分析。如“數百位死難者的親屬出席了隆重的葬禮”一句,讀起來比較通順,語法上找不到錯誤,可是仔細推敲,就會發現句子有歧義,“數百位”是修飾“死難者”還是修飾“親屬”不明確。又如:“在這次民族聯歡節中,舉行了各種民族體育比賽,主要有賽馬、摔跤、搶花炮、賽歌等,豐富多彩的比賽受到來賓的熱烈歡迎。”仔細分析語義,就會發現表達不合事理邏輯,不可能舉行了“各種”民族體育比賽,可以改為“多種”。
六、關系揣摩法
對于復句類型的病句,我們就不僅要分析每個分句的內部語法和邏輯,還要考查句子間的語義關系,除辨別關聯詞的搭配、位置外,還要注意關聯詞語表示的關系在該句中是不是成立。如“因為我喜歡語文,所以我討厭數學”,就是強加因果。又如2004年天津卷的“我們在本月中旬前后有個重要會議,所以現在就要好好準備”,就是一個濫用關聯詞語的典型病句,句子前后因果關系不成立,前一分句改為“我們這個重要會議即將在本月中旬召開”,就可以了。
七、標志確認法
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標志,其語病往往就出現在那些有標志的部位。如:有多個否定詞的句子,往往出現否定失當的錯誤;出現了“忌”、“禁止”、“防止”、“預防”等詞的句子,其錯誤也往往出現在否定失當上;有“能否”、“是否”、“成敗”等詞語的句子,往往出現一面與兩面不能對應的錯誤;介詞出現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現介詞掩蓋主語的錯誤;概念并列時往往出現包容與交叉的關系等等。做題時,可根據這類句子的特點,準確地找到錯誤所在。
八、修辭斟酌法
修辭句的運用一定要合情合理。夸張、比喻、擬人等使用一定要符合人們認識和描寫事物的一般規律,否則,句子會出理不合特征的語病。例如:“戰士們個個像小老虎,跳出戰壕,奮勇向前,腳如同踩在棉花上一樣輕。”最后分句的比喻“腳如同踩在棉花上一樣輕”就不妥當,不符合生活的一般常識,沖鋒應是剛健有力的,而踩在棉花上如何用力?
辨別病句的這八種方法,可單用,也可綜合用。一般來說,綜合運用幾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理解,準確性更大,正確率更高。因此,在辨識病句時,即使覺得運用其中的一種方法已經找到了答案,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再運用其它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來辨別一下,以便使理解準確無誤。